• 歐盟對中國征碳稅罰款難實現


    時間:2013-05-21





      專家稱罰款理由太牽強

      對于推行征收航空買路錢這一政策,歐盟實施的一直不太順利。雖然距離宣布暫停征收碳排放稅的“緩沖時限”還有幾個月時間,但顯然,歐盟有點坐不住了!近日,歐盟表示,因未向其報告相關航班的碳排放量,按照歐盟規則,中國相關航空公司需支付罰金總計高達約240萬歐元。

      先前歐盟同意暫停征收碳稅,理由是關于全球碳排放問題的國際協商已有進展,以目前形勢來看,顯然上述進展不是很順利。此次歐盟雖然不是以碳稅名義收取相關費用,但實質上歐盟此舉也是在變相收取碳稅,只是為征收找了另一個理由:不遵守我的游戲規則,就需要交違規成本。

      雖然民航局還沒有說什么,但中航協已經表態,不會繳納歐盟提出的所謂“罰款”。“你讓我交,我不交,產生對抗,這個問題就比較尷尬了。歐盟單方面征收碳稅肯定是不行的,這個問題必須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應該本著一個合作的態度,而不是對抗的態度。”能源經濟學家林伯強告訴記者,事態如何發展,關鍵在于歐盟下一步怎么做。

      歐盟有點著急

      去年11月中旬,歐盟委員會宣布,在2013年秋季,即聯合國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之前,暫停對非歐盟航空公司進出歐盟的航班征收碳排放稅。如果到今年秋天最終解決方案仍沒有出來,暫停的碳稅將重新啟動。

      當時,歐盟委員會氣候事務負責人康妮·赫澤高稱,暫停碳稅是因為關于全球碳排放問題的國際協商已有進展。

      對于歐盟此舉,能源經濟學家林伯強曾向記者表示,如果沒有合適的方案,歐盟肯定還會征收碳稅,不可能取消。即使一年后國際民航組織的方案沒有成形,在尋找過程當中也可以延長暫停時間,讓歐盟有臺階可下。“如果歐盟沒有臺階下,就一定要較真。”這句話他曾多次向記者強調。

      時隔數月,這期間,不知道是國際民航組織沒有給歐盟這個臺階,還是給的“臺階”沒有達到歐盟的要求。總而言之,以目前的形勢看,歐盟有點著急了!近日,有媒體報道,歐盟委員會宣布,從2012年11月到目前,美國和俄羅斯遵照歐盟相關政策,報告了相關航班的碳排放量,并在4月30日之前上交了相應數量的碳排放額度。然而,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10家航空公司仍未遵守規定,其中,中國有8家航空公司未遵守。中國國航、中國國際貨運航空、中國貨運航空、東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揚子江快運航空公司以及翡翠航空被提到。

      按照歐盟規則,違規的航空公司可能被迫為其碳排放繳納每噸100歐元的罰款,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有可能被禁止在歐盟境內運營。按照歐盟計算,中國各航空公司應支付的罰金總計高達約240萬歐元。

      罰款理由牽強

      “之前說是不收的,這個事情面對的是中國多家航空公司,不是一家公司,也不是個別公司能夠表態的問題,肯定是在民航局統一談判和規劃下進行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國內航空公司內部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還沒有收到相關罰款通知,對此事也不方便發表評論。

      他告訴記者:“感覺從國家相關部門與歐盟以前接觸的情況看,這個所謂的罰款好像是不用交的。不過,我們還需要去明確一下民航局的意見。”

      碳排放這個問題,確實已經不是企業能夠拿主意的事情了!同樣,單是歐盟在這里,照樣說不過去,這是一個國際性的事情。

      此次歐盟單獨針對中國和印度的罰款理由并不是碳稅,而是打著沒有上交碳排放數據的旗號。上述8家航企中另一家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航企都會向民航局相關部門提交一段時間內的航班次數、運送旅客人數以及油耗多少等等各項數據。“每個公司的航油都是明確的,所以產生的碳排放也是有一個比例可以算出來的。公司都會向民航局上報相關數據,具體民航局有沒有向歐盟提交就不是我們要關注的事情了。”

      只是,不管民航局有無提交相關數據,歐盟的罰款有無國際標準可依據?“目前,歐盟還是單方面向各國征收碳稅,沒有相關國際標準。歐盟自己制定了一套規則,別人想在這里玩,就需要遵守這個規則。”有不愿具名業內分析人士告訴記者。

      林伯強一針見血指出,針對碳排放數據的提交與否,這只是一個理由,站在歐盟角度來說,可能是合理的,但是站在中國角度來看,憑什么就因為沒有提交數據就讓我交罰款。

      或產生對抗

      針對歐盟提出的罰款,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副秘書長柴海波多次強調,不會繳納。“要收就都收,為什么只有你歐盟開始收?你讓我交,我不交,產生對抗是不可避免的。我覺得中國和印度都不會交。假定沒人交,歐盟下一步怎么辦?”林伯強說,雖然無法猜測歐盟下一步怎么做,但是歐盟怎么做這個問題非常關鍵,決定著在碳排放這個問題上,歐盟和中國之間的關系是走向對抗,還是走向合作。

      “如果國際民航組織不能提供一個方案,那么,歐盟不可能無限期等待下去,這個是比較麻煩的事情,必須要有一個方案。”林伯強說,我就是不理解,為什么半年多了這個方案還沒有出來?無論如何,這種狀況并不好。你強制性地去收,對方也會采取相關措施,這樣對于建立低碳環境是不利的。

      從歐盟方面來說,上述分析人士表示,歐盟單方面做肯定是不行的,必須國際社會共同做,但是應該是合作的態度,而不是對抗的態度。中國航空公司應加快提升自身節能環保能力的速度,降低碳排放量,避免給歐盟留下口實。


    來源:證券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