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市公司南寧糖業一季度報披露,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同比增加12.49%,但是令人不安的是,南寧糖業在去年巨虧的情況下,今年一季度利潤仍同比增虧。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國內糖價每噸為5400元,低于成本價,糖業處于三年來最低迷期。廣西糖業占全國60%以上,糖價低迷,對廣西眾多家制糖企業來說,糖業的苦日子來臨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廣西制糖企業老總告訴記者,糖價波動性大,三年好,三年壞,明年是糖價周期最后一年,形勢可能比今年還要嚴峻。
多重因素沖擊制糖業
制糖業處于三年來最低迷,因素是多方面的。
這兩年食糖年年增產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據記者從糖業協會了解到,2011/12榨季,全國糖業增產了100多萬噸。在2012/2013榨季,食糖產量延續增長,全國預計在1300多萬噸,高于上個榨季近150萬噸,其中主產區廣西甘蔗種植面積共1620萬畝,同比增長80萬畝,廣西食糖總產量預計為800萬噸左右,比2011/12榨季高出一百多萬噸。
按理說,這兩年食糖雖然增產,由于全國糖消費量不低于1400萬噸,再加上國家和地方加大收儲,全國糖缺口仍然較大。
但是由于國際糖價遠遠低于國內糖價,進口糖利潤巨大,導致大量進口糖涌進國內市場,去年全國進口糖374萬噸,比上年增加了70萬噸。再加上大量走私糖偷運國內,業內人士估計去年不低于100萬噸,走私糖成為壓倒糖業的最后一根稻草。國內糖價從去年初6500元每噸一路滑落到去年底的5700元。在去年糖價低迷的情況下,今年1—2月國內共進口食糖32萬噸,同比增加了8萬噸,再次助推國內糖價一路走低,目前下探至5300元—5400元每噸,造成了糖價與成本價倒掛。
“在增產、上年結轉糖、食糖替代品、走私、進口種種因素影響下,市場明顯供大于求。”南寧糖業一季報如是分析。
國內糖業成本高企不會逆轉
減少國際糖價的沖擊,最重要的是降低國內制糖企業的生產成本,但記者走訪多家制糖企業,他們都認為國內糖業成本高企將不會逆轉。
“主要原因是我國原料蔗千家萬戶的種植格局。”廣西糖業發展局副局長劉全躍說。在巴西一家農場主,管理上千畝的土地,而我們種蔗還多數是一家三、四畝的格局,農業效率低下,已成為當今農業最大問題。
近年來勞動力等成本也在急劇上升。廣西農業廳有關人士認為,在廣西由于受耕地位置、耕作水平和交通運輸等條件制約,甘蔗種植仍屬于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農業。近年來,隨著當地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甘蔗種植區勞動力短缺問題開始顯現,勞動力成本也隨之不斷上升,甘蔗種植成本也隨之不斷提高,這已經成為目前制約廣西糖業發展的一大瓶頸。記者從廣西隆安縣了解到,今年收割季節請人砍一噸甘蔗150元每天,按8噸甘蔗產一噸糖來算,一噸糖支付含砍甘蔗勞動力成本就達1000元以上。再加上化肥等農用物資上漲,甘蔗種植的成本也水漲船高。
“目前我國國內甘蔗收購價比國外產糖大國高一倍還多。”廣西制糖企業一位老總說。這就注定了廣西糖業的噸糖成本要比國外產糖大國高得多。目前產糖大國泰國食糖生產成本在3000元左右,而廣西平均成本在5700元左右。
“反映100次不如行動一次”
由于廣西實行甘蔗收購價與糖價聯動機制,糖價下跌,不僅企業虧損,而且嚴重影響到廣西2000萬蔗農的收入,一旦糖業垮下來,受損害的最終是消費者,更何況食糖跟糧食一樣都是重要戰略物資,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食糖的命運不能掌握在別人手中,業內人士呼吁有關部門采取切實舉措促進糖業穩定發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糖企老總對記者說,現在糖業多頭管理,管理部門多卻難以形成合力,不利于糖業發展。
“反映100次不如行動一次。”廣西糖業發展局副局長張魯賓去年在一次會議上說。據了解,廣西多次要求加強進口食糖管理和對走私食糖的打擊,但收效仍微。業內人士估計,去年走私糖100多萬噸,今年糖價走低雖然放緩,但估計將會50萬噸左右。
農民種糧食可以直補,蔗農種甘蔗是不是也可以直補?廣西有關人士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認真研究,盡快出臺對食糖主產區蔗農扶持政策,促進糖業的可持續發展。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