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業內對于動漫行業目前的問題已形成行業共識,并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動漫產業的政策也勢必將做出調整。
其實,目前動漫產業已出現了洗牌的征兆。2012年,國產動漫產量在保持連年增長之后,首度出現下降,一部分動漫公司正在逐步退出市場。新生動畫董事長張天曉預計,“明年將有一半的動漫公司退出市場。”
政策將轉向獎優罰劣
“獎優罰劣”可能是政策調整的主要方面。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副廠長鄭虎向記者透露,“以后電視臺不可能像現在一樣見片子就播出。電視臺一定要嚴格把關,加強精選。同時電視臺也會拿出一定的費用包括廣告費的分成等來獎勵精品優品,加強優勝劣汰。”
動漫研究專家胡月明也告訴記者,“預計以后對動漫產業的獎勵制度將會作出調整。獎勵也將更加科學,不會再以播出不播出作為唯一的考核指標,而應該是更加綜合的指標,比如說參考收視率等指標。”
此外,業內人士認為,對動漫企業的優惠政策也應該重新界定。胡月明建議以企業所得稅作為考核指標,鼓勵好的能夠從市場賺錢的企業發展。
不過,北京迪生動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中秋表示,“在中國,動漫就是一個馬甲,可以和各個行業結合,但是這遠離了動漫行業的核心內容。”
胡月明也認為,“應該特別注重主營業務這一考核指標,一些打著動漫的幌子,搞地產等其他產業的公司,應該被清理出局。”
產業園或將重新授權
“現在國內動漫作品沒能打開國際市場,但是可以考慮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聯合出品一些動漫作品。”鄭虎認為,發展動漫產業,還要加強國際合作的力度。
針對目前國內動漫企業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較少的局面,鄭虎認為,“最好是一些可以把國內國際視野與情感結合起來的作品。聯合出品的動漫作品,最好中方占有主導地位。”
此外,在動漫產業園方面,不少專家認為目前國內動漫產業園眾多,但很多動漫產業園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沒有能夠為動漫企業之間的分工協作作出貢獻,也沒有充分發揮動漫產業園的產業集群效應。
據介紹,現在的文化產業園區有60多個,國家級的有30多個。不可否認動漫產業園把動漫公司集中起來,曾經發揮一些作用。但同時,問題也有很多。特別是一些地方通過動漫產業園來拿地,搞實體化的園區,變相從事房地產經營與開發。
采訪中,有動漫界專家甚至認為,“動漫產業只需要一個辦公室,一臺電腦,根本不需要搞園區。動漫產業園的意義在于方便各個動漫企業之間相互挖人,動漫人才跳槽。”
鄭虎稱,“對動漫產業園區的重新篩選授權也非常有必要。”動漫產業園需要進一步轉型,搞產業集成。
據了解,未來公益性動漫作品和商業性動漫作品將做出細分,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政策,商業性動漫作品將更符合市場化運作規律。(楊麗花)
來源:證券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