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羊肉”沖擊消費信心 中國重拳監管食品安全


    時間:2013-05-14





      13日召開的國務院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摻假羊肉”和“毒生姜”問題表示,一定要高度重視、嚴格監管,嚴厲打擊,重拳方有效、重典才治亂,決不能再出現奶粉那樣的信任危機。

      此間專家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這表明,對食品安全領域的違法現象,政府將保持高壓態勢,加大監管力度,糾正市場失靈和惡性競爭,恢復消費者信心。

      近日,媒體曝光“摻假羊肉”的原料涉及狐貍、水貂、老鼠等未經檢驗檢疫的動物肉制品,隨后,更傳出摻假的羊肉產品可能流入了小肥羊、傣妹、品尚豆撈等知名火鍋店的消息,讓不少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再受打擊。對此,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畜牧業分析師王曉悅表示,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多發,既包括養殖業大環境的原因,也包括人為違規使用添加劑,抗生素等原因。

      以此次曝出的“摻假羊肉”為例,涉及食品加工的多個環節,肉類產自山東,加工在江蘇,成品銷往上海,食品加工企業很容易逃避監管,隱蔽生產,最終欺詐消費者。

      回顧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造成的國產乳業危機,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這一事件教訓深刻,它表明,面對中國不同地域、不同層面的市場,質檢,工商和農業主管部門應當形成合力,在市場失靈和惡性競爭的情況下,政府“該管的還是要管”。

      李國祥表示,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事關政府公信力建設,從國家層面加大監管力度,就要從源頭開始,在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加強執法,避免廉價無序競爭擾亂市場。


    來源:中國新聞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