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石油不堪忍受長期巨虧 限氣減虧倒逼天然氣漲價


    時間:2013-05-06





      業內人士認為,中石油在天然氣漲價方面一直都沒有大動作,今年開始限氣是為天然氣漲價造勢

      天然氣虧損嚴重的中石油開始有所行動了。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的一份中石油內部文件稱,由于近年來進口天然氣數量增加及進銷價格倒掛,中石油虧損嚴重,國資委對中石油提出了較為嚴格的減虧指標。此次中石油壓縮產量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落實國資委提出的減虧計劃。自4月份起,中石油全國范圍內壓縮天然氣產量。

      4月28日,中石油華北天然氣銷售公司召開緊急會議,由于上游氣源緊張,缺口較大,中石油決定自5月2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限氣26%。有業內人士表示,中石油是想通過限氣為天然氣漲價造勢,并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天然氣漲價。

      限氣26%或致使用缺口

      根據媒體報道,限氣后,秦市燃氣總公司的供氣額度也將按照同樣的比例減少,每日缺口在12萬-20萬立方米之間。

      中石油限氣期間,秦市燃氣將千方百計采購液化天然氣LNG補足氣量缺口。但因此次為全國性限氣,也包括液化天然氣工廠的氣源,全國液化天然氣產量也將同時下降,采購難度非常大。

      目前秦市燃氣正在與多個氣源銷售商聯系,不惜高價采購液化天然氣作為補充氣源。據悉,在中石油限氣期間,秦市燃氣將因供應液化天然氣每日增加成本15萬元-20萬元,預計5月份將增加成本450萬元-600萬元。

      我國超過70%的天然氣都是由中石油提供,因此,中石油限氣對于天然氣市場來說,影響巨大。而秦市燃氣所面臨的情況或將是很多省份都要遭遇的窘境。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曉坤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6%的限氣比例確實比較大,目前國內天然氣基本上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如此限氣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使用缺口。

      王曉坤提供的數據顯示,中石油2012年天然氣銷售總量是853.88億立方米。如果全國范圍內限氣26%,意味著將減少222億立方米的供應量,而去年天然氣的表觀消費量是1513億立方米,這相當于全國將減少14.68%的天然氣消費量。

      “限氣可能會對四川、廣東和江蘇等用氣大省的影響較大,尤其是廣東,由于廣東天然氣發電比例較高,隨著用電高峰的到來,或將受到較大的沖擊。”王曉坤認為,當然,最終的影響程度也要看中石油限氣的舉措要持續多久,以及各省的儲氣情況如何。

      限氣倒逼天然氣漲價

      業內人士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的《天然氣管網分公司關于中石油削減供量導致氣源緊缺情況的說明》文件稱,由于近年來進口天然氣數量增加及進銷價格倒掛對中石油整體業績產生很大影響,國資委對中石油提出了較為嚴格的減虧指標。落實國資委提出的減虧計劃,成為此次中石油壓縮產量的主要原因。自4月份起中石油全國范圍壓縮天然氣產量。

      由此來看,中石油限氣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上游氣源緊張,而是為了減虧。

      實際上,這幾年,中石油的天然氣虧損成為拖累其業績的一個老大難問題。

      中石油剛剛公布的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5402.63億元,同比下降2.8%;實現凈利潤360.2億元,同比下降8%。

      而一季度,中石油天然氣與管道板塊經營收益僅為11億元、進口氣虧損進一步擴大至144.5億元,虧損同比擴大超過40%。

      而中石油去年進口天然氣和LNG虧損更是高達419億元。

      王曉坤表示,中石油在3月初與俄羅斯簽訂了每年600億立方米的供氣合同,盡管具體的細則還沒有出來,但是中石油進口的力度在不斷加大。

      中投顧問分析師任浩寧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我國進口天然氣渠道有所拓寬,需求也逐步增加,但是進口價格倒掛嚴重。去年中石油天然氣虧損嚴重,公司從自身利益的角度考量,一直都希望天然氣價格上調,回歸市場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長春、邯鄲和無錫等城市已上調了氣價。4月9日,天津市召開天然氣價格上漲聽證會,擬上調天然氣價格9.1%。

      有業內人士表示,過去幾年中石油在天然氣漲價方面一直都沒有大的動作,今年會有一些動作,虧損增大或成為今年提價的理由。“中石油是通過限氣手段為天然氣漲價造勢,并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天然氣漲價。”

      “中石油限氣最現實的原因是為天然氣提價做準備。”任浩寧認為。

    來源:證券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