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支付行業發展迅猛,被業界認為是目前我國最具創新活力和發展前景的行業之一。支付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和方向是什么?行業發展還存在哪些問題?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相關論壇上,業界展開了廣泛討論。
最具發展前景的行業之一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以及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各種現代支付方式層出不窮,特別是第三方支付,擺脫了傳統的現金支付、面對面支付方式,正日益改變著傳統的商業格局和消費方式。
“支付行業在幾年前還是一個小點,現在正在形成一個大產業,行業的游戲規則也正在一個快速的形成過程中。”匯付天下總裁周曄25日在“金融支付的格局與發展”論壇上表示。
24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士余則指出,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及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原屬傳統行業范疇的支付業,目前已成我國最具創新活力和發展前景的行業之一。
“依托龐大的經濟規模和人口基數,我國支付清算服務市場發展前景依然十分廣闊。”劉士余表示。
賽迪顧問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市場整體交易規模已經突破10萬億元,銀行卡收單與互聯網支付是交易規模占比最高的兩大類業務。
移動支付和“互聯網貨幣”成為新熱點
據專家介紹,從行業的發展方向看,基于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的日益普及,移動支付正成為支付市場的新趨勢。
“在智能手機的推動下,支付機構正在向移動互聯網等多渠道綜合支付發展,業務范圍深度和廣度不斷擴展。”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亢林表示。
據了解,2012年我國手機網購用戶增長136.5%,達5550萬人,手機網上支付用戶增長80.9%,達5531萬。
“互聯網貨幣”這一新概念也正成為業界的關注熱點。
專家介紹,目前已經出現的典型的“互聯網貨幣”主要有比特幣和亞馬遜幣。在國外,比特幣除了在網絡虛擬世界中進行交易支付,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支付進行買比薩和捐贈。
“‘互聯網貨幣’的發展是早晚的事情。”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謝平表示,互聯網金融下,一些有支付功能的社區網絡會發行自己的貨幣。謝平認為,未來有很多產品和服務都可以在互聯網上實現交易、繳費。
尚需進一步規范行業秩序
安全風險、規范自律、完善監管等被認為是促進我國支付行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
“近年來支付領域的產品創新越發呈現高技術性、虛擬性和跨地域性等特點,這些特性如不加以有效控制,很容易滋生風險。”工商銀行副行長易會滿表示,如果行業自律和監管不能適應,發生系統性的風險不是沒有可能。
缺乏有效自律,舉著創新的旗號屢屢突破監管紅線是我國支付行業的一大詬病。
“比如預付卡和網絡支付在反洗錢等方面的紅線非常清楚,但是現在有一些企業在這些方面正在踩紅線,甚至跨越紅線。這種行為是與創新不符的。”劉士余說。
對此,亢林表示,從行業的規范管理來說,建立一套完善的政府監管和行業自我約束相結合的發展體系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易會滿則提出,要提高準入門檻,在強化準入標準的同時推出退出管理機制。要進一步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規,明確市場各參與主體的權利和義務。(王培偉 王宇)
來源:新華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