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成品油新定價機制下,第二次調價時間窗打開。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95元和40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29元和0.34元,調價執行時間為4月24日24時。
國家發改委表示,此次成品油價格降價幅度,是根據4月24日前10個工作日國際市場原油平均價格變化情況,并考慮4月10日未調價金額合并計算確定的。
金銀島成品油市場分析師韓景媛表示,油價的調整,對不同群體來看表現狀況不一,首先,針對民眾而言,本輪零售價大幅下調,勢必降低駕車出行成本。另外,就物流、運輸、倉儲等行業而言,運費成本也將隨之降低,再傳導至終端農產品,對最終價格形成而言,也不失為利好因素。總體物價水平將相對降低,相關行業在CPI中占據一定份額,后期不排除CPI指數出現環比走低的情況。
對于本次國家發改委在新機制下及時下調成品油價格,卓創資訊研究員朱春凱表示,從定價機制調整的主要環節來看,新的定價機制更能準確、及時地反應國際原油的變化情況。另外由于調價周期的縮短,也避免舊的定價機制調價滯后的現象。而這一調整使國內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56%的當前,更加貼近原油市場的變化。
然而,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新的成品油機制是否成功和有什么問題,需要一段時間觀察,2009年開始的成品油價改到今年的進一步改革,之間有4年多時間。而且通常只有當油價上漲時,大家才會指出問題,包括消費者意見、投機套利行為、保障供應等等,這些問題通常是油價上漲時才會反映出來。
由于近期多項經濟數據不理想,而且花旗銀行高調唱空歐元區經濟、以及美元指數步入上升通道等因素對近期國際油價形成打壓。朱春凱預計,后期國際油價反彈可能性小,短期內仍以看跌為主。若以此預計分析,加之目前成品油調價周期已縮短至“10個工作日”,到下一計價周期5月8日屆滿之時,國內成品油市場有望迎來兩連跌,但由于原油出現持續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故即使出現連跌,預計幅度也不會太大。
來源:證券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