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煤化工有望轉變能源消費結構


    時間:2013-04-24





      近期我國新型煤化工項目密集獲批,“十二五”期間投資總額或接近萬億元。這可有效改變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消費比例畸高的現狀,但項目規劃還需充分考慮能源豐富地區往往水資源匱乏等現實困難。

      3月以來,10個新型煤化工項目獲國家發改委“路條”,這10個項目投資總額在2000億元-3000億元,包括5個煤制天然氣、4個煤烯烴和1個煤制油項目。除上述已經獲批的項目,其他尚待批準但已經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如伊泰數百萬噸的煤制油項目,還有“十一五”期間已經獲批但還在建設的項目,如神華寧煤煤制油項目。新型煤化工項目在“十二五”期間的投資據稱可達到7000-8000億元。新型煤化工密集獲批的背后,有助改善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益處。

      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的生產和消費中占比約70%,而較清潔的天然氣占比不足5%,這加劇了環境污染問題。據權威預測,我國天然氣市場需求量到2020年約為3000億立方米,而產能僅1500億立方米左右,這是我國富煤少氣能源的基本現狀使然。至2011年我國的煤炭儲量為1145億噸,以原油當量計算,天然氣儲量不到煤炭儲量的5%,顯然難以滿足需求。專家預計,未來10年煤化工產業產能年化增長率達30%以上。煤制天然氣可有效緩解我國天然氣的供求矛盾,改善不合理的能源消費結構。

      我國煤炭資源主要蘊藏在水資源短缺地區。然而,大部分煤化工項目都屬于高耗水項目。數據顯示,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油的噸產品耗水量分別為6-17噸、22-32噸和15-20噸。業內專家認為,發展煤化工需首先解決水資源問題,一旦煤化工產業的規劃和設計要求不合理,將會帶來巨大的資源浪費。


    來源:通信信息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