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仍是全球投資首選地


    作者:李慧蓮 朱菲娜    時間:2013-03-21





      全球投資者認為中國仍然擁有多項競爭優勢,有助于增強其對外資的吸引力,包括不斷擴大的國內市場及需求、與本土企業的公平競爭環境、高水平技術人才、政府的激勵措施、廉價的勞動力和稅收優惠政策等。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20日上午在京聯合發布《選擇中國:跨國企業對改善中國投資環境的新見解》報告指出,中國持續保持全球投資首要目標的地位。該報告全文將于本周末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上正式發布。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盧邁介紹:“《選擇中國:跨國企業對改善中國投資環境的新見解》報告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委托普華永道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專項調查,由普華永道借助全球網絡和知識合力完成,并就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

      普華永道對分布于全球不同國家及行業的227位跨國企業CEO進行了調查,并對11位世界頂尖的企業高管如IBM、波音、通用總裁進行深度訪談,結果顯示,中國仍是全球投資的首要目標。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受訪跨國企業中,70%以上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增加其在華的投資規模。有86%的CEO表示若有10元錢愿意把三分之一及以上投向中國。有56%的受訪企業愿意投資中國,有52%愿意投資巴西,緊隨其后的是印度37%,美國34%,墨西哥26%,土耳其25%,俄羅斯19%。

      從以上統計數據也可看出,其他主要經濟體正在加緊步伐。由于新興市場國家正逐漸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外商投資的目標也轉向了這些市場,印度、巴西、土耳其及一些非洲國家也正在積極加入對外商直接投資的爭奪,導致跨國企業的投資目的地越來越廣泛,中國正面臨著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競爭。

      調查中一個較為引人注目的發現是,日益激烈的人才爭奪戰。波音公司總裁曾在受訪時表示:“中國缺乏飛行員和機械工程師,將影響公司在華發展。”普華永道中國公共政策與監管事務主管合伙人吳衛軍說:“隨著中國本土企業逐步走向成熟,并向海外市場擴張,外來投資者在爭奪中國頂尖人才的過程中也面臨白熱化的競爭。”能否吸引人才并為他們提供廣闊的成長和事業發展空間,對于中國的轉型和國際競爭的提升具有重大意義。

      對于中國政府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的期待,調查顯示,受訪跨國企業都認為提高透明度對創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至關重要。有73%的受訪者希望中國政府提高透明度和加強反腐力度,53%的受訪者希望減少政府對市場運行的直接干預,鼓勵私營企業參與競爭。部分受訪企業認為,中國監管機構和政府的態度正在積極改變。吳衛軍說:“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跨國企業的戰略和關注點也在發生變化。跨國企業的CEO們在調查中列舉了外商在中國投資亟待破除的一些潛在障礙,也表達了跨國企業愿意與中國企業和政府合作。”

      受訪的CEO們認為,現階段中國吸引外商投資的優勢在于,新一屆領導層繼續致力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仍是外資企業的首選投資目標市場,尤其是消費、工業產品及服務行業;國內需求巨大,未來增長勢頭強勁;加大了對研發的投入。

      中國今后還需提高的是技術轉讓及知識產權保護不足;對市場化進程的擔憂;目標制定、招投標等程序缺乏透明度;在辦理經營執照及工作許可證方面手續繁雜等。

      最后值得關注的是,跨國公司對于中國融入世界、改革開放以及未來城鎮化變革的認識還不夠,更多的金融、科技類企業選擇巴西而忽略了中國。吳衛軍表示,希望詳細報告在今年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發布后,引起更多跨國公司對于這一點的重視,不要錯過在中國發展的良機。(李慧蓮 朱菲娜)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