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炭市場不景氣情況下,上游的洗煤廠或者原煤深有體會。3月12日,洗煤廠的老劉說,今天廠里沒單子、停工,有大把時間聊聊業內的事。
老劉說,他的洗煤廠年洗煤能力240萬噸,有兩套設備,但并不需要什么高技術,一套設備500萬元左右,僅需要十幾個工人就能完成整個流程,大多數是數控自動化的。“現在就是沒有訂單,有訂單的話,一噸賺幾塊錢都開工。”
老章想法就不一樣,他是一家“中字頭”洗煤廠總經理,不僅廠子沒停,還要擴大產能。老章說,目前公司一期已經投產,產能在200萬噸左右,二期500萬噸產能預計在今年內也將投產,這兩天本地政府鼓勵并支持他們在1年內,對當地千萬噸級的企業進行兼并重組,最終產能達到1500萬噸以上。
老劉聽到這一情況,很擔憂。“在當前全產業鏈不景氣情況下,以及產能過剩的重壓下,未來蒙古也自己洗煤,自產精煤會逐漸增加,因為他們蒙古也想提高產品附加值。”目前,進口蒙古煤主要是精煤。
不過,中鋁國貿內蒙古相關負責人對此不認同,如果蒙古要自建洗煤廠,由于缺水,其生產成本會非常高,其次將面臨中國只進口其質量較好的焦煤,而不進口中煤動力煤,而蒙古本國由于工業化程度較低,幾乎無法消化這些煤炭。
中國煤炭資源網總經理劉葆說,原煤目前基本無現貨,且處于有價無市局面。目前進口原煤只有中鋁在做,但實際成交在每噸610元至620元左右,比掛牌價低將近100元左右,基本無利可圖。由于蒙古方面一再上調原煤的采購價格,目前口岸做原煤的貿易商微乎其微,蒙古焦煤流向內地市場基本以汽運為主,高昂的采購價加上300多元汽運費實在是沒什么利潤空間。
據當地另一洗煤廠負責人說,蒙古方面定價目前跟風國內大集團合同煤調價,國內漲國際也漲,貿易商表示,這樣就逐漸失去了采購蒙古焦煤的價格優勢。
專家表示,蒙煤最大的優勢就是煤質好、價格低,現在價格抬上去了,在鋼廠采購價并未上調,汽運成本沒有降低情況下,經營蒙古焦煤基本賠錢,無優勢可言。
據內蒙古煤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2012年上半年企業簽訂的合同價較高,下半年大部分貿易企業均處于虧損狀態,2009-2011年巴彥淖爾市仍有40多家焦煤貿易企業,2012年后焦煤貿易企業急劇減少。
劉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截至3月初,甘其毛都口岸焦煤庫存200多萬噸,拉貨的企業寥寥無幾,多是維持客戶關系。如果此次蒙古堅持上調原煤采購價格,對于下游貿易商來講將面臨艱難的抉擇。
2012年全年焦炭價格每噸深幅下跌400元,雖然今年不會有去年那么大跌幅,但估計每噸150元至200元跌幅差不太多。受下游鋼廠傳導,目前整個焦化行業運行都不容樂觀。專家表示,按照每噸焦炭需要1.38-1.45噸煉焦精煤及其他成本測算,大部分焦化廠處在虧損狀態或虧損邊緣,個別經營較好的焦化廠可能有微利或持平。今年2月以來,焦炭生產大省山西焦炭每噸差不多跌了100元,開工率從87%以上下降到85%以內,預計還將繼續減產。
來源:中國證券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