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韓自貿區首輪談判月底啟動


    作者:郭麗琴    時間:2013-03-20





      昨天上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月度例行發布會上表示,經中日韓三方協商,中日韓自貿區第一輪談判將于26日~28日在韓國首爾舉行。三國代表將討論自貿區談判的機制安排、談判領域和談判方式等問題。三方約定今年將舉行三輪談判,第一輪在韓國首爾,后兩輪分別在中國和日本舉行。

      雖然進行了長達7年、由各自政府授權的可行性研究,但由于錯綜復雜的政治因素,中日韓經濟一體化談判啟動過程依然十分曲折。更微妙的是,日本政府近日正式宣布參加《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的談判。

      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秘書長申鳳吉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日本參與了多個不同框架下的自貿協定FTA談判,采取多種對沖政策,可能是達成三國自貿協定最具風險的因素。

      經濟利益背后的政治障礙

      目前東亞地區的一個普遍共識是,只有盡快推動中日韓自貿談判,才最符合三方利益。而目前談判的正式啟動至少表明三方已有足夠的政治意愿。

      沈丹陽表示,中日韓三國同為東亞重要經濟體,經貿合作密切,盡快建立自貿區符合三國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促進地區和平與發展。

      申鳳吉對本報記者說:“三國新上任的領導人都會支持中日韓三方談判,因為大家都明白,自貿協定達成對每個人都有好處,任何一個領導人都不會忽視這個問題。所以我認為,任何一方都不會從談判中退出。”

      申鳳吉分析說,三國經濟領域的農業、漁業都比較弱,而與歐美發達經濟體相比,服務行業也顯落后。三國需要加強結構調整,提高敏感領域競爭力,使得談成后的自貿區后能夠應對競爭。

      但三方談判也面臨許多非經濟領域的困難。中日、韓日關系近來不佳,歷史問題、領土糾紛等敏感問題此起彼伏,這對東亞自貿區的建成構成了挑戰。

      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趙忠秀對本報記者表示,從談判本身的經濟問題來看,三國進行了長達7年的、由各自政府授權的可行性研究,已經考慮了各種可能性,技術性問題基本上經過了測算。三國的談判者之間,也都是彼此熟悉的老朋友了,關鍵在于如何平衡各自國內的政治力量,達到各自平衡博弈的問題。

      日本態度影響全局

      目前看來,日本模糊的“多邊下注”的做法,是三國最終達成一致的最大風險所在。

      一位了解談判進程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下一步談判的關鍵,政治意愿將成為主要考量,而日本的態度最為徘徊。出于制衡美方提出的TPP的考量,中國的態度始終較為積極,應該會全力推動此輪談判的進程。

      申鳳吉也持相同看法。他補充說,韓國更關注雙邊合作安排,而不是多邊,現在韓國已經完成與包括美歐在內的主要國家和地區的雙邊談判,目前也正在和中國談雙邊協定,若市場能實現一體化,韓國作為亞洲貿易樞紐站,投資和貿易都將會獲益。

      “在東北亞地區,三邊FTA談判比雙邊的談判要更困難一些。我認為,中韓之間現在正在進行的FTA談判,可能要比三邊談判達成一致更早一些。中韓雙邊談判始于2012年5月,所以希望最終能在2013年年末完成。”申鳳吉說,中韓自貿區談判一旦結束,可能會給三邊談判帶來一些實現的可能。

      傳統上,日本曾經提出東亞經濟的雁陣結構geese system,即日本主導、韓國靠后、中國更為靠后。但是,隨著韓國產業升級的發展,在高科技、電子領域已經逐步趕上并超過日本;中國也逐漸具備了大市場優勢,使得日本較為邊緣化。因此,在達成日本意愿最強的投資協定之后,啟動自貿區談判的意愿事實上在減退。

      “經過測算,如果開啟自貿區談判,中韓兩國彼此利益最大化程度最高,而日本則面臨加入美國主導的TPP的制約。”趙忠秀說。(郭麗琴)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