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東聚美樂蜂化妝品被指太稀 正品勾兌成行業常態


    時間:2013-03-20





      盡管今年的央視3.15晚會并未觸及深受詬病的電商領域,但并不妨礙近期化妝品電商成為了眾矢之的。先是中消協透露去年網購化妝品售假問題嚴重,隨后麗人麗妝CEO黃韜爆料稱網售化妝品八成屬假貨。不少網友在表達震驚的同時,也對網購化妝品再度產生擔憂。“八成假貨”到底是聳人聽聞,還是殘酷的現實,在很多人心中不免打上了大大的問號。

      網售化妝品背后的貓膩:正品勾兌屬常態

      目前,國內的化妝品網購市場魚龍混雜,假貨、劣貨、水貨充斥。不少網友在貪圖便宜的購買之后,卻往往失去了“心安”。網友“真沒有昵稱好不”透露,剛用完一瓶去年從京東買的絲塔芙洗面奶,再和從國外剛帶回的同品對比,發現京東買的比國外的稀很多,去國內專柜看眼,跟國外產品粘稠度類似。之前就聽說京東促銷商品兌水,雖然說兌水不科學,但是質量不一樣是肯定的。網友“小豬豬臭”則在微博上聲討聚美優品稱,你家阿芙薰衣草精油是這個質地的呀?跟水管子一樣滴答滴,這是油的質地嗎?太稀了吧?

      中新網IT頻道觀察發現,不少網友聲討一些電商如京東、聚美優品、樂蜂網等網站化妝品售假的理由通常為粘稠度過低。而在中新網IT頻道登錄百度化妝品相關話題的貼吧中發現,“高價回收各大品牌化妝品空瓶”、“歡迎各柜臺小姐和我取得聯系,長期大量收購”等文字頻繁出現,甚至有些淘寶賣家的店主公開出售LAMER、雅詩蘭黛等一線化妝品空瓶。

      有業內人士曝出,不少電商企業拿到原樣的化妝品之后,往往采用1:5,甚至1:9的比例稀釋已成常態。部分團購網站的名牌化妝品95%以上是高仿假貨,因此部分產品即使低至一折,仍有驚人利潤。而《南方都市報》記者采訪中國化妝品市場營銷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建軍時,他透露稱,網購的商家要把消費者吸引過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拼價格,把價格做得比實體店還便宜。但對做網購的商家來說,幾乎很難從官方渠道拿到5折的貨源。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回收真瓶摻假,真假混賣就成了部分不良淘寶賣家的生存之道。

      專家:“八成系假貨”論過于夸張

      昨日,麗人麗妝CEO黃韜的“網上銷售的化妝品80%都是假貨”之說,在微博上引發網友的熱議。結合著此前中消協會公布的去年網購統計數據,網售化妝品假貨現象普遍。讓不少網友開始打消網購化妝品的念頭。網友“小眾店”表示,網購化妝品很不靠譜,尤其是網購從來沒有用過的化妝品包括小樣,要想知道真假除了去專柜,就是在網上搜辨別真假的貼子。化妝品每個批次不一樣,比如09年的貼子被你翻出來,對比現在手里的化妝品,即便手里的是真的,也跟貼子里面講得不一致。與其這樣,還不如去實體店買。

      電商觀察員魯振旺在接受中新網IT頻道采訪時表示,八成為假貨有些言過其詞。他解釋道,在國內化妝品網購市場,中低端化妝品及網絡自主品牌占據主流位置,這部分假貨還是很少的。網售化妝品假貨主要集中在高端化妝品,比如雅詩蘭黛、蘭蔻、迪奧等國際大牌產品。

      他介紹稱,實體店的化妝品專柜最低折扣也就八折左右,而化妝品的關稅一般在40%-50%之間。因此,網售化妝品的最低折扣也就到四折,再低的話假貨的幾率便會大增。

      魯振旺還透露,化妝品售假主要跟利益掛鉤。假貨的毛利可以達到七成左右,而真會的毛利只有一成多,正是由于其中的巨大差價,才使得不少商家愿意鋌而走險。

      有業內人士也透露稱,越是大牌的商品利潤越低。如果全部賣正品,那么毛利只有20%,根本無法存活。美妝B2C進口關稅較高,導致中國的專柜行貨與原產國的產品價格有30%~50%的差價。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是以低廉價格購買正品,對于一線大牌來說,低價與正品本身就是矛盾的。

      聚美優品成立真品聯盟亦難洗白

      2007年以來,作為全球第三大化妝品市場,中國化妝品護膚品市場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發展,2011年突破了2000億元大關。其中,2011年化妝品網購規模達372.6億元,增幅為66.6%。預計到2015年,化妝品網購交易規模將超過1200億元。

      在化妝品電商巨大的市場背后,一旦消費者在網上購買“疑似假貨”的產品后,只能選擇投訴,卻最終未必能夠獲得妥善解決,往往最終因為無證據、怕麻煩和投訴無門而不了了之。而像京東、聚美優品等大型電商的投訴結果就是退貨。十倍賠償、商家道歉等訴求,對于網購買家而言,簡直比登天還難。

      本月初,聚美優品聯合多家美妝品牌簽署《中國化妝品電商真品聯盟自律倡議書》,希望借此達到100%正品的承諾保證。但魯振旺卻認為,企業自律的本質就是誰愿意賣正品就賣,行業現狀無法得到改觀。

      他認為,政府部門不介入監管,就很難制定出一套規則去鑒定產品的真偽,這是網友投訴無門的主要原因。“建立真品聯盟也好,做其他保證也好,只有逐漸地去凈化渠道,清理自己渠道的假貨,這樣做才是對自己有利的。如果電商不能控制供貨渠道或者保證產品質量的話,那么肯定不是一個發展的長久之計,最終會傷害到渠道的銷售。”魯振旺補充道。

    來源:中國新聞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