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我們要下更大的決心,以更大的作為進行治理。特別是對重點地區,已經查明的人為因素,要限期治理,對于水污染、土地污染的狀況,要摸清底數,進行堅決的整治。
分析人士認為,經過30多年的經濟發展,以GDP單一考核的機制,已經讓環境付出了巨大代價。環境治理將為中國的環保服務和設備商帶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環境治理,在當今的中國已經不是一個可選的決策,而是一個必須、立刻要做的事情,這已經關乎每個人最基礎的生存問題。高層自上而下的關注,將為環境污染治理做出頂層設計,為各級政府和相關主管部門能夠堅定的落實執行,定下方向和基調。
環境污染治理是個系統工程,既要防,又要治。環境污染比傳染病更為可怕的是,它會自由擴散。比如在山東的空氣污染會影響到北京,水源地上游四川的影響會擴散到下游沿途的所有地區。環保問題需要全國各地區、各行業同步協調。
在防的方面,要做減法,減少廢氣、廢水、廢物的排放。最直接的方式是對于包括鋼鐵、有色等工業、化工等領域提高污染指標門檻,堅決執行淘汰落后產能,新上項目按照最嚴格的排放標準建設,這需要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嚴把關,甚至要犧牲短期的經濟利益。在治的方面,要做加法,需要增加脫硫脫硝、污水處理、能效提高、油品升級等方面的投入,甚至是更多的植樹造林,個人生活方式向節約型轉變。
環保問題不會一夜之間解決,需要長期持續的投入,而加大投入也是為環保問題能夠得到遏制并解決的必然選擇。在以上提到的防、治結合的龐大系統工程中,每一項目自環保監測到具體的減少排污的辦法,都需要資金在技術和設備上更多投入,這也為中國的環保服務和設備商帶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來源:中國證券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