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星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3月期間,攔截假冒醫藥類網站占釣魚網站上報總量15%,面臨失控局面
隨著3·15的來臨,綜合各方消息,今年3·15,違法、違規醫療廣告或成為重點打擊對象。
日前,國家工商總局 、中宣部等13部門聯合發布虛假違法廣告專項整治實施意見,將大型門戶網站、視頻類網站、網絡交易平臺、搜索類網站、醫藥類網站發布的廣告納入到重點監管監控范圍,擬對互聯網廣告制定專門的管理規定。
此前,即刻搜索、360搜索、百度等搜索引擎也相繼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達成合作。全面接入國家藥監局藥品查詢數據,網民只需在搜索框搜索制藥企業或藥品名稱,便可查詢到官方權威認證信息。
痛陳違法醫療廣告
正在召開的兩會 ,違法網絡醫療廣告遭到了代表委員的痛斥。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中醫專家、94歲的李輔仁教授在會上表示,自己的名字屢屢被用于虛假醫院及藥品廣告宣傳,而其本人卻束手無策。這不僅侵害了醫生的名譽,更坑害了患者。雖然國家已在法律和制度上嚴格控制,但仍然難以杜絕這一現象的存在。而那些不能辨清真偽的普通網民卻經常抱著病急亂投醫的心理,最終不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還會帶來極大的身心危害。“我沒那閑工夫,我雖然94歲了,還是很忙,我還在上班,還在負責醫療工作,做到了問心無愧、努力工作,絕不做害人的事情,可是挨害卻沒辦法。”
整治虛假醫療廣告已經提過好幾次,“可以說這個話題歷史悠久,但現在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的挫敗感非常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曹洪欣也深有同感。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也指出:“現在的虛假廣告越來越猖獗。”
假冒醫藥類網站猖獗
瑞星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指出,只要用戶在網上查找任何與藥品、保健品相關的信息,販賣假冒醫藥商品的黑網站就會跳出來。不僅如此,該類網站還經常將醫藥界名人、影視明星或其他公眾人物的照片進行加工處理,張貼在網站或產品展示頁面上,以此引誘用戶上當。實際上,這些被黑網站販賣的藥品大多并未經過藥監局批準,不但藥物功效無法保證,甚至連藥品生產的衛生條件都無法保障,可謂危害無窮。
據瑞星“云安全”系統監測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3月期間,共攔截假冒醫藥類釣魚網站839903次,該類釣魚網站已經占釣魚網站上報總量的15%,超過了假冒購物網站,隨時面臨失控的局面。在釣魚網站中,假冒中獎網站占比27%,假冒銀行網站占比20%,假冒醫藥網站占比15%,假冒購物網站占比13%。
“我們正在開展”全民圍剿假冒醫藥網站“行動,并號召全體網民共同參與、舉報,會將網民們舉報的不法網站集中提交給國家藥監局及公安機關等政府部門,從源頭上遏制假藥網站的蔓延。”上述瑞星負責人表示。
3月5日,互聯網實驗室對外發布了《關于搜索推廣中的違法醫療廣告情況調查》報告,報告指出,醫療廣告利潤高,在搜索引擎中出現頻率一向居高不下,成為搜索行業相關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我國網絡醫療廣告違法問題已相當嚴重。
《報告》指出,搜索引擎公司在獲取醫療機構推廣費用的同時,也為虛假信息和不法廣告帶來推廣的便利條件,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自2007年《醫療廣告管理辦法》實施以來,虛假、違法醫療廣告一度有了明顯下降。但是近年來,出現了新的發展苗頭,許多虛假、違法醫療信息借助于搜索引擎的推廣,死灰復燃,愈演愈烈。
來源:證券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