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代工企業與國外廠商“分手” 轉型電商嘗鮮


    時間:2013-03-07





    為國外品牌做“嫁衣裳”的中國代工企業正走在命運的十字路口,而部分企業已決定與國外廠商“分手”。

      6日,12家原幫宜家代工的家居生產企業在杭州聯合宣布,準備抱團到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淘寶、天貓等平臺,尋找適合自己的電商發展模式。

      “要么忍辱負重,要么徹底決裂,”作為12家宜家代工企業集體轉型的發起人,黑龍江耐力木業集團董事局主席曹躍偉表示,長期以來,中國的制造業一直處于為國外知名品牌做代工的階段,大部分產品的附加值都被國外廠商和品牌賺取,隨著逐漸嚴峻的世界經濟和國際市場的日益萎縮,代工企業換來的只是杯水車薪。

      曹躍偉說:“家具原材料、人力和運輸成本翻倍增長,宜家采購價卻一降再降,企業當時每年虧損近500萬元。”2011年,為宜家代工十余年的黑龍江耐力木業集團、慶安厚成木業有限公司、伊春華麗木業公司先后與宜家解除供貨合同,隨后據媒體報道,百余家宜家中國代工廠紛紛宣布停止為其供貨。

      尋求轉變迫在眉睫,創立自由品牌,加入電商行業成為耐力木業集團轉型的一個新渠道,這便是嘉宜美家居品牌的前身。曹躍偉說,去年10月嘉宜美天貓旗艦店正式開業,迅速打開局面,僅雙十一一天就實現200多萬的交易額,讓他驚喜萬分。

      說起“分手”后的感受,他表示,國外品牌的低價策略,讓代工的供應商必須面對低利潤否則就會被淘汰,而通過電商,將縮短消費者和工廠的距離,利潤空間全部讓利給客戶。

      嘗到甜頭的曹躍偉決定,從2013年起徹底轉型為電商。

      上海奧朵家飾此前也是一家專業做出口燈飾產品的代工企業,老板李永華表示,“代工企業一半的命運掌握在世界經濟手中,歐債危機、次貸危機……有一單沒一單地為他人做嫁衣,還得浪費時間與委托商討價還價。”所以從2008年開始李永華尋思自創品牌,但線下賣場的高昂租金讓其壓力重重,最終他催生了借道電商做直營的念頭。

      幾年前,奧朵在淘寶亮相,在該平臺迅速生長,成為自主品牌的代表。

      據了解,在天貓、淘寶平臺上從傳統行業轉型電商的商家群體正在逐年遞增。

      據阿里集團研究中心分析,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經濟體規模達到8.3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經濟體規模將超過30萬億,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子商務經濟體。其中到2020年,網絡零售交易額將約占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6%,達到10萬億,平臺型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仍是主流,中國電子商務服務業規模將超過3萬億。

      專家認為,在這一龐大體量的電商經濟中,電商平臺幫助中國企業轉型升級的效應也將發揮巨大的作用。記者夏毅


    來源:中國新聞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