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滬指跌3.65%創20月最大單日跌幅 地產股重挫


    時間:2013-03-05





    今日兩市大幅低開,隨后再度快速下探,滬指跌近3%擊穿2300點整數關口,深成指盤中跌逾4%。午后,兩市繼續震蕩下探,滬指盤中跌逾4%深成指跌近6%。創近28個月單日最大跌幅。盤面上,兩市近百只個股跌停。受樓市調控加碼影響地產股重挫逾7%拖累大盤,信托、保險、煤炭、券商等板塊跌幅居前;截止收盤滬指報2273.40點,跌86.11點,跌幅3.65%。成交量1430億元。深成指報9139.75點,跌510.39點,跌幅5.29%。成交量1337億元。兩市成交量較上一交易日明顯放大。

      板塊方面,環保行業早盤崛起,終盤漲0.68%,為兩市唯一飄紅板塊。食品飲料板塊走勢抗跌,午盤跌1.46%。地產板塊今日暴跌,終盤大跌7.61%,居跌幅榜榜首。此外,農林牧漁、水務行業和旅游行業等板塊強于大盤;建材行業、煤炭行業和證券行業等板塊弱于大盤。

      資金流向:個股方面,滬深兩市超過2成的個股被主力資金凈買入,有接近8成的個股被主力資金凈賣出。其中主力資金流入前5名的個股分別是:興蓉投資、華麗家族、國電電力、勝利股份和新疆天業。主力資金流出前5名的個股分別是:萬科A、中聯重科、中國平安、民生銀行和保利地產。板塊方面,主力資金流入的板塊僅有4個,分別是:農藥、鐵路運輸、機床設備和摩托自行。主力資金流出排名靠前的分別是:房地產、銀行、煤炭、證券期貨和工程機械板塊。

      開源證券研究所所長田渭東表示,樓市調控政策突襲導致股市借機調整,滬指將再次考驗2250點。田渭東指出,樓市調控政策突襲,證券市場刮風下雨。房價不知能否調控下來,但股市卻借機調整。其實,銀行的壞賬率不見得會提升多少,主要是前期獲利較大的銀行、地產資金借勢減倉,大盤再次考驗黃金分割率0.382計算的支撐點位2250點。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市場下跌是受到地產股暴跌的影響,投資者應冷靜客觀看待。

      李大霄認為,今日市場大幅下跌是受到地產股暴跌的影響,投資者應冷靜客觀看待。此次政府出臺的地產調控政策本質是以穩定房價為主,過度恐慌不太可取。

      李大霄表示,總體看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是大方向,證券市場也會隨著中國經濟的穩定而趨于穩定,市場暴跌的時候需要保持冷靜。

      西部證券表示,上周市場反復震蕩,滬指2300點多空分歧加劇,股指盤中波動區間明顯受制短期均線壓制。我們認為,消息面偏負面因素增多,較大程度制約了股指做多向上,熱點反復梳理雖有助于化解短線籌碼拋壓,不過,在主流權重品種尚未完全脫離頹勢之前,僅依靠中小市值品種支撐的行情恐難延續,預計本周市場仍將重演先抑后揚的震蕩走勢。操作上,倉位比重靈活控制于半倉左右,個股配置以基本面、技術面俱佳的品種為主。

      申萬表示,上周周期股票一度反彈,3 月9 日公布的2 月CPI 數據如果低于3%,可能引發周期股階段性反彈,但這樣的逆襲正好是減倉中游,逐步戰略性配置優質消費成長的機會。

      繼續看好“金融+消費成長”:全年并不悲觀,弱復蘇大格局下,消費成長類企業盈利復蘇彈性可能強于經濟;申萬策略本周組織的QFII 基金經理和國內投資者交流會上,外資仍舊表達了對中國A 股市場的濃厚興趣;金融股票如果有回調,依舊是海外投資者、產業資本和低風險偏好資金的最愛,全年戰略性配置。主題上連續第三周繼續推薦大環保、大部制和新型城鎮化。

      消息面:

      國務院通知,出售自有住房按規定應征收的個人所得稅,應依法嚴格按轉讓所得的20%計征。對部分城市提高第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

      外圍消息:

      北京時間3月2日凌晨消息,周五美國股市收高,道指創5年來收盤新高。美國美國ISM制造業指數、消費者信心指數利好,抵消了政府削減開支與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利空影響。

      美東時間3月1日16:00北京時間3月2日05:00,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35.17點,收于14,089.66點,漲幅為0.2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9.55點,收于3,169.74點,漲幅為0.30%;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3.54點,收于1,518.22點,漲幅為0.23%。

      道指歷史最高收盤點位為2007年10月9日的14164.53點;歷史最高盤中點位是2007年10月11日盤中的14,198.10點。標普500指數的歷史最高收盤點位為2007年10月9日的1,565.15點。


    來源:東方財富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