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首個網上農產品批發市場上線 被指模式不成熟


    時間:2013-02-25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在一些大城市里,買菜難、買菜貴成了很多人頭疼的問題。尤其是剛剛過去的春節長假,很多地方的農產品價格甚至出現了不可思議的“天價”。

      一方面是老百姓們每天都在為自己手中“菜籃子”煩心,另一方面,賣菜的農民卻因為找不到銷售出路,眼睜睜地看著辛苦種了一年的菜爛在自己的地里。于是,微博上近來也出現了不少“幫幫農民朋友”的“賣菜”求助帖。

      一買一賣,兩方面臨的“冰火兩重天”現象,實際上反映的是目前我國農業供銷體系的信息不對稱、不透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內出現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比如,在昨天正式上線的國內首個網上農產品批發市場——上海五鑫農產品交易網。

      農產品網上交易這種新的方式,很多朋友并不陌生。上海五鑫農產品交易網與“本來生活網”及“我買網”有所不同,這個網站只是提供一個平臺。賣菜的農戶與買菜的人直接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進行交易。網站運營者收取的只是千分之六的交易中介費。

      簡單地說,上海五鑫農產品交易網,就是一個虛擬的菜市場。賣菜的在這個網站上租賃攤位,租金就是這個千分之六的交易傭金。買菜的人根據自己的需要在這個虛擬的菜市場里進行選購。

      不過,這個虛擬的菜市場比咱們生活中的菜市場科技含量高。對于進入市場進行買賣的農產品,五鑫農產品交易網會對它們的數量、價格等信息進行實時公布,還提供遠程交易平臺,支持買賣雙方用網上銀行完成交易。

      網站的創辦與運營者上海五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園希望,自己打造出的這個平臺能徹底擺脫實體農產品交易過程中過多流通環節帶來的層層加價,從而讓消費者買到真正平價的農產品。林園認為,通過五鑫農產品交易網,可以使到達百姓手里的農產品價格便宜至少30%。

      上海五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園的這個構想看上去的確看美好。網絡信息平臺的及時、公開,似乎與目前農產品產、供、銷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恰好能對接。但可惜的是,這個類似淘寶網的偉大構想面對的商品,不是小褲衩、小T恤這樣的商品,而是具有特殊商品屬性的農產品。大家都知道,這吃到嘴里的菜,關乎每個人的生命安全。而且,農產品的生產,會因為天氣、季節等不可抗力的影響,有很多不確定性。這樣一來,就對這種網絡虛擬菜市場的商業模式提出了很大挑戰。

      在五鑫農產品交易網這張看似很美的藍圖面前,無論是供應商賣家還是采購商買家,其實都有些“云里霧里”。事實上,上海五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不是第一個嘗試者。之前有很多企業都嘗試過搭建這樣一個網上的虛擬菜市場。但是,這些嘗試大都以失敗告終。這也是五鑫農產品交易網能在電子商務如此發達的現在依然成為“國內首個網上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原因。

      曾經在農產品批發電商平臺搭建上有過嘗試的北京德天御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的項目經理王大鈞回想起自己曾經的幾筆投資,都唏噓不已。看到了五鑫農產品交易網上線的消息,王大鈞連連搖頭感嘆:又一家“不怕死”的企業,將撞死在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南墻”上。

      在王大鈞看來,五鑫農產品交易網的模式,依然沒有能夠跨越農產品電子商務面臨的四大難關:產品標準化、食品安全監管、買賣有效對接以及盈利模式。其中,產品標準化以及由此伴隨而來的食品安全問題,是王大鈞這樣的業內人士最擔心的。

      王大鈞:因為農產品比較特殊,種類非常多,蔬菜等等這些東西標準化做的很難,還有保質期很難做到,不像家電這些產品的保質期很長,他要做這種電子商務保質期控制非常嚴格,另外質量管控,產品向普通農戶收購再通過B2C平臺賣給消費者,這個中間的環節很難控制。

      近來,我國多地果蔬豐收后,出現的大面積滯銷現象很多。也有部分農民走出田間地頭,在互聯網上銷售農產品,成為連通城鄉果蔬市場的“農民網商”。但是會玩高科技的農民畢竟占少數。如何讓更多“賣菜的人”上網接受這種新型的交易方式,也是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需要解決的問題。

      王大鈞:這種中介做起來很難,農民不是特別好打交道,市場化這種一時半會扭轉不過來,現在收中介費不是特別好收的,另外農民的品質意識、品牌意識還有標準化意識都比較淡薄。

      同時,業內人士認為,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業務模式單一,缺乏對農產品生產源頭的控制能力也是制約其未來發展的關鍵。

      業內人士:所以說在未來不是他自己生產的產品,質量問題、品質問題確實是一個很大的風險。

      有人認為,除了在農產品產業鏈上,五鑫農產品交易網缺乏對完整產業鏈的掌控。在事關電商生死的“最后一公里”物流控制上,五鑫農產品交易網也沒有太大的優勢。之前我們的節目中,也說過很多做生鮮農產品生意的電商,受制于物流的問題,最后都以失敗收場。

      所以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在農產品電子商務領域能站得住腳的,只能是像中糧“我買網”以及阿里巴巴那樣,有實力對農產品全產業鏈進行控制的大企業、大電商。

      業內人士:我買網可以說他有大量的這種產品,他自己的供應鏈、庫存、物流都在手里面,他可以做,前一段時間看馬云也想做,他要強調的是電子交易非常強,無可以做到而且有品牌,其他的公司特別有難處。


    來源:中國廣播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