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銷商賠錢仍難賣 白酒業面臨拐點拷問


    作者:劉田    時間:2013-02-25





    目前庫存倒逼價格回落,行業產能過剩

      [ 按照往年經驗,現在手中不應該有2012年的存貨,但今年手中還有幾萬箱,接近2個月的存貨。“新的貨還不斷進來,需要付款給廠商,資金壓力是很大的。” ]

      持續增長長達十年的白酒行業正步入低迷期,但讓投資者困惑的是,白酒行業只是短期的調整還是行業拐點已經來臨?

      旺季銷量不“旺”

      “以往春節前我們的倉庫賣得跟操場一樣空,但今年春節卻很慘淡。”一位五糧液經銷商穆先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財商》。

      一位茅臺經銷商也對記者表示,今年春節銷量與去年相比下滑了一半左右。

      “以前春節前很多人打電話來問能不能給弄一些茅臺、五糧液,但今年我主動打電話過去問別人要不要,大家居然都不要。”北京一位煙酒行老板說道。

      不久前,茅臺集團、五糧液也相繼調整了2013年目標。貴州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在貴州“兩會”上表示,2013年茅臺力爭實現銷售額增長18%,達到416億元。

      1月底,五糧液在深交所互動平臺上回應投資者關于公司2013年的經營目標時表示,在2013年力爭保持營收20%的增長,而此前曾計劃增長30%。

      穆先生指出,造成白酒行業低迷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中央“禁酒令”讓政務和軍隊消費萎縮;第二,白酒塑化劑事件的影響;第三,白酒行業已經高速增長近十年。

      這波調整中,高端白酒面臨的沖擊最大,而中端白酒似乎有崛起的機會。

      白酒行業專家楊承平也指出,高端白酒和中端白酒已經出現了分化,預計未來增長較快的是價格在50元~300元左右的中檔產品。“高端白酒發展受阻,但中端白酒既有面子,又有品牌。”

      庫存倒逼價格回落

      銷量銳減的同時,高端酒的價格也開始回落,甚至出現出廠價和批發價倒掛的情況。但令一級經銷商苦惱的是,價格開始下降,銷量卻并沒有回升。

      “從春節前開始,出廠價679元的五糧液,經銷商都以659元的批發價賣,一瓶賠20元也賣不了多少。”穆先生表示。

      事實上,由于過去幾年價格持續上漲,目前很多一級白酒經銷商手中都有大量的庫存。

      “前幾年高端白酒價格一直漲,一囤都是幾萬箱,過個兩三年轉手可能就大賺。”穆先生指出,幾年前的囤貨到現在賣還是可以賺錢的,但比較頭痛的是從去年開始的被動囤積,現在不得不賠錢賣。

      穆先生介紹,一級經銷商和廠家一般都是在年初簽訂當年合作協議,比如簽訂一年12噸白酒,每個月1噸白酒入庫,經銷商需將1噸白酒的全款打給廠商。“年景好的時候,在簽訂全年合約量后還要找關系去加量。”

      “酒廠為了追求利潤,現在不會給經銷商減量,貨越堆越多,這對經銷商來說資金壓力非常大,不得不開始賠本賣。”穆先生表示,按照往年經驗,現在手中不應該有2012年的存貨,但今年手中還有幾萬箱,接近2個月的存貨。“新的貨還不斷進來,需要付款給廠商,資金壓力是很大的。”

      “目前經銷商對白酒市場都沒有太多信心,如果有合適價格就會將庫存擇機拋售。”一位白酒中介張先生表示,2013年穩定高端白酒價格是很難的,個人預計53度飛天茅臺的一批價格可能會跌到900元左右,五糧液可能要跌到600元以下。

      不過相比五糧液而言,影響茅臺價格下滑的不透明因素更多。

      “五糧液的拋售是因為經銷商庫存壓力大,不得不減庫存回收現金。”楊承平對記者表示,但對于茅臺來說,經銷商減庫存變現金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造成茅臺價格混亂的根本原因是批條酒的拋售。

      所謂批條酒,是指一些單位找領導批條子,拿著批條直接到酒廠提貨。這些批條酒也和普通酒一樣進入流通市場,但批條酒的數量卻無法確切統計。

      “在市場好的時候,批條酒一拋出來就有人收,現在沒人接,只能低價拋。”楊承平指出,這些批條酒才是茅臺價格的真正殺手,擾亂市場造成價格混亂。

      行業產能過剩?

      市場對白酒行業的另一擔憂在于是否產能過剩。

      《中國釀酒產業“十二五”規劃》預計2015年白酒行業產能將達到960萬千升,但是2011年全國白酒總產量就已達到1025.6萬千升,2012年上半年全國白酒產量已達535.2萬千升,同比增長17.2%。

      “這一增幅遠超過規劃中提到的10%的產能增速,由此可見我國白酒行業產能過剩風險或已凸顯。”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對記者表示。

      根據東北證券的測算,按照2011年的白酒總產量和人口結構推算,中國白酒主要的消費人群每人每年需要喝掉 53.4 瓶,即每人每周1.02 瓶,亦即每天34.09 克,此數據遠超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男性每天酒精健康攝入的標準 20 克/天,為安全標準的 1.7 倍。

      如果加上民間和經銷商的囤酒,白酒的市場保有量遠遠超過總產量。

      簡愛華指出,經過這一輪調整,2013年白酒業或將結束盲目擴大產能、盲目提高價格的發展道路,轉而走向削減產能、價格回落的穩健發展道路。

      楊承平也指出,在過去高速發展期,白酒企業內部治理問題被高增長的業績所掩蓋了,這也必然導致面臨調整。

      短期調整還是拐點?

      從銷量、價格和產能來看,白酒行業的調整已經無可避免。但市場的分歧在于這種調整是高增長之后的短期調整,還是意味著行業拐點已經來臨。

      “當前白酒行業的低迷屬于行業高增長之后的短期調整,行業內產能過剩風險和塑化劑風波是白酒此輪調整期的主要原因。”簡愛華告訴記者。

      北京一位公募基金經理此前也對本報表示,白酒的品質、歷史和中國消費白酒的文化都沒有改變,而且隨著中國人均GDP的提高,普通家庭消費能力的上升,也會逐漸成為品牌白酒的主要消費群體,這一部分的增長空間也非常大。

      不過并非所有人都如此樂觀。職業投資人揚韜指出,白酒行業進入低迷期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一是中國人口結構問題,現在年輕人也基本不怎么喝白酒;二是國內投資規模的下滑,這兩個因素是不可逆轉的。”

      同樣看淡白酒行業的楊承平在2011年12月份的時候已經做出判斷,白酒行業經過十年的快速增長將迎來行業拐點。

      其看淡主要原因是在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必然導致餐飲行業增速下滑,與此同時白酒行業在過去高增長過程中隱藏的問題如公司治理、行業標準等都將陸續暴露。

      白酒企業能否屹立不倒?

      在這輪調整中廠商能夠全身而退嗎?

      上述公募基金經理指出,高端白酒的出廠價格并不高,更多的利潤是在流通環節,短期調整可能對經銷商利潤影響較大,但對酒廠影響并不大。

      穆先生也指出,對于茅臺、五糧液這樣的酒廠來說,廠商和經銷商地位懸殊。“你今天不拿貨,可能明天就被踢出去,你不做后面有人排隊來做。”

      據穆先生介紹,在年景好的時候,想做茅臺、五糧液的經銷商除了正常的費用外,還需要一筆幾十萬的公關費。現在年景不好,要做經銷商可能就不需要公關費了,大把人搶著做。

      據記者了解,一些高端白酒經銷商目前也在積極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比如通過設立高端會所的方式來出售高端白酒,以提高銷量和利潤。

      不過,另一些分析人士則認為短期廠商可以通過給經銷商鋪貨保量,但并非長久之計,廠家銷量的下滑不可避免。

      楊承平則指出,2013年對于白酒企業來說,不得不承擔整體銷量下滑的風險。即使銷售額在增長,但銷量也可能是下滑的,要考慮酒廠提價控量的因素。

      “另外一方面,酒廠生產、營銷人員、廣告等各方面的投入并沒有縮減,所以酒廠承擔的銷量下滑的風險和成本壓力也不小。” 楊承平表示。

      更為悲觀的揚韜則認為,以前白酒行業景氣周期最多5~6年,調整時間也僅2~3年,但這一輪景氣周期已經持續了10年,所以調整時間也會比較長。

      “廠家不管用什么限價手段都阻擋不了整個行業下滑,預計產量、銷量、價格和利潤都會下降,最終可能以茅臺出廠價下滑30%為標志滑向深淵。” 揚韜表示。(劉田)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