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巢之下,焉有完卵?鋼鐵行業不景氣,其上游產業鏈上的電解錳等關聯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
電解錳行業巨頭中信大錳01091.HK21日發布2012年年報,全年虧損額達到3.97億港元,約合3.2億元人民幣。董事局主席邱毅勇稱:“公司經歷了自2005年成立以來最嚴峻的挑戰。”
整體毛利率下滑
中信大錳2012年年報顯示,去年全年營業額為29.86億港元,同比減少18.3%,實現凈利潤約-3.97億港元,相較于上年同期盈利4.09億港元,業績大幅下落,整體毛利率為8.4%,同比減少約10個百分點。
產品跌價是中信大錳業績不振的主因。盡管去年錳礦石銷量同比增加9.9%至22.69萬噸,但公司錳礦開采及礦石加工收入同比卻下降了12.5%,為2.02億港元。每噸平均售價為892港元,同比下跌了20.36%,而銷售成本上升20.1%,毛利率由62.3%下滑至43.1%。
去年一年,金屬錳價格一直低迷。自2011年第四季度開始,因需求疲弱,電解金屬錳的售價下挫,于2012年上半年進一步下跌,下半年跌勢持續。與此同時,錳相關貿易產品的平均售價亦下跌,因此,來自錳相關貿易產品的收入也大幅下跌。
邱毅勇在董事局主席報告中稱,受國際經濟環境影響,國內鋼鐵行業不景氣,錳產品供大于求,導致錳礦石及錳系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同期電價、原材料、勞動工資等方面成本均大幅上升,嚴重影響公司盈利能力。
受困鋼鐵行業不振
事實上,同樣身處錳行業的A股公司金瑞科技600390也面臨行業不振的尷尬。該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29億元,較上一年度同期下降33.4%,實現凈利潤426.87萬元,同比下滑96.84%。業績下滑同樣歸因于產品價格下跌。
錳產品價格走勢與鋼鐵行業息息相關。電解金屬錳作為原料主要用于特鋼和合金鋼、錳鋁合金、200系不銹鋼等。近年來,國內鋼鐵行業發展帶動電解錳行業穩定快速發展,電解錳產量在2001年至2010年實現數倍增長,到2010年電解錳產量達到132萬噸,占全球的98%。
然而,最近幾年,隨著全球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全球鋼產量和錳鐵產量增速下降,錳需求量急劇下降,錳產品價格持續下跌。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看好錳產業未來前景。國金證券分析師楊誠笑認為,中國鋼鐵行業剛剛進入成熟階段,而特鋼的高速增長階段剛剛開始。由于下游工業需求對鋼材產品的進一步多元化和高科技化,特鋼作為具備新材料特性的鋼鐵子行業,產銷量必定還能再上一個新臺階。特鋼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將會對錳行業的需求構成強力支撐。(周少杰)
來源:證券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