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1月份交出了一份不太靚麗的成績單。
據民航局2月21日發布的2013年1月份主要運輸生產指標統計公告,當期實現運輸總周轉量50.53億噸公里,同比增長8.3%,旅客運輸量為2567萬人,與上年同期持平,正班客座率為78.2%,同比下滑3.1個百分點。另有媒體報道,國內航空公司1月份虧損10億元。
有分析師認為,客運量表現不佳主要是因為春節效應使2012年的春運提前到1月份,造成同比基數較高。但今年2月份的春節由于受抑制三公消費、高鐵分流以及天氣因素影響,航空公司很難走出虧損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春運還沒有結束,一些航空公司就甩出了白菜價機票。有些航空公司打出了百元以下的機票,有些航線的機票價格降幅達80%,甚至提供了一折的機票。分析人士稱,隨著春運的過去,以價換量成為航空運輸面對來自多元競爭的選擇。
春運高峰航空運輸遇冷
每年春運航空公司都會迎來一波運輸高峰,然而今年的春運卻不給力。“今年受天氣因素影響,以及三公消費的取消和高鐵的分流,導致航空公司收益不如往年。”一位航空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雖然沒有數據支持,但三公消費對航空公司的影響很大。如果三公消費這一塊得到抑制的話,會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這會對航空公司盈利產生影響”。
據國泰君安發布的報告,國內三大航空公司公布的2013年1月份經營數據,其中東航、國航和南航的客周轉量同比分別下滑1.9%、1.6%和1.1%,低于預期。
“客運量下降主要是因為春節效應使去年的春運提前到1月份,造成同比基數較高。今年年初國內提倡節儉和減少因公消費,因公出游人數減少,而且高鐵也起到分流作用,造成1月份客運量增長差于預期。”國泰君安的分析報告指出。
此外,航空公司國內航線的客運量的下滑快于國際航線,主要是因為出境游增長較快。東航、國航和南航的客座率同比下降了2.8個百分點、0.9個百分點和3.3個百分點。
“春運期間受多重因素的影響,今年春運期間航空運輸運力的增幅大于人們選擇航空出行的需求,這也會導致航空公司盈利不佳。”上述航空行業分析師認為。
據媒體報道,2012年2月和3月,國內航企分別虧損5.4億元和1.8億元。一位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今年2月份即將過去,航企或很難實現扭虧。
節后機票價格大跳水
隨著春節的遠去,第一波返程高峰過去,航空公司的機票價格也開始了大“跳水”,甚至出現了白菜價的機票,多條航線的機票價格遠低于同條線路的高鐵價格。
根據去哪兒網的數據,國內的多條熱點航線機票價格在春節過后開始回落。例如,從北京開往上海的高鐵二等座票價為553元,而2月21日,由北京飛往上海的最低機票價格僅為440元,而2月23日這一線路的最低票價已降至257元。此外,從上海飛往北京的機票已經從2月21日的1630元降至315元,降幅達80%,而未來一個月,機票的價格將降至300元以下。
此外,長距離運輸來看,機票價格下調要在3月份。從北京開往廣州的高鐵價格為862元,而據攜程網的數據,北京飛往廣州的機票在3月份已經降至850元,低于高鐵票價。
業內人士認為,一季度本來就是航空運輸的淡季,以價換量也是航空公司面對競爭采取的措施。
在目前燃油成本高企、全球經濟放緩導致的航空需求疲軟之下,提供更低票價,并能更好控制成本的廉價航空運輸模式或將給現有的航企造成沖擊。
2月20日,亞洲航空集團正式開通上海至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定點直飛航班,目前航班量為每周六班,自5月1日起將增至每日一班。這讓業界對廉價航空運輸又一次產生了熱情。
“但目前國內三大航企的勢力還比較強大,一時半會兒還不會受到重大沖擊。”一位航空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
但分析師表示,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廉價航空運輸模式有一定的市場。目前,國內航企已開始嘗試廉價航空運輸。例如,東航此前與澳洲航空公司Qantas Airways在香港合資設立捷星香港航空有限公司的反壟斷申請已正式獲國家商務部批準。
來源:證券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