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時隔8個月重啟正回購


    時間:2013-02-20





     緣起春節因素,“不代表政策緊縮”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春節后首周在公開市場的操作頗有“新意”:時隔近8個月后再度開展正回購操作,金額為人民幣300億元,同時暫停了逆回購操作。

      所謂正回購,即央行向銀行發行票據回籠資金,逆回購即央行通過向銀行購買票據為銀行注入資金,都屬于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手段。央行上一次開展正回購操作還是在去年6月21日,操作規模50億元。

      由于資金面在春節前出現暫時性緊張,而在節后又大幅回流,從而使資金面再度出現寬松局面,因此本周央行暫停用逆回購為市場注入流動性也沒有太出乎市場意料。分析人士稱,這不能代表央行貨幣政策收緊。

      值得關注的是,春節前一周,央行共計向市場凈投放資金6620億元,因此本周共計有8600億元逆回購資金到期,在進行了300億元的正回購操作后,如果周四央行不進行任何操作,央行將回籠8900億元資金,將創下單周回收流動性最高紀錄。

      銀行間短期利率平穩

      雖然已經近8個月未開展正回購操作,但市場對于昨日央行在公開市場的操作已提前有了心理預期。在周一開展詢量時,央行并未就逆回購進行詢量,僅開展了28天及91天正回購品種詢量。

      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央行節后進行正回購操作,主要是對節前投放的流動性進行回收,符合央行操作慣例。

      “從過去公開市場操作規律來看,央行一般都會在春節前投放流動性滿足過節需求,節后回籠流動性,今年仍然符合這一規律。而且從年后的市況來看,市場利率處于低位,貨幣市場利率表現平穩,股債同漲,流動性的確寬裕。”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昨日分析稱。

      根據公告,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300億元28天期正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75%。這一利率與去年6月19日進行的28天期正回購操作的中標利率持平。

      此外,在央行昨日展開300億元的正回購操作后,截至19日收盤,代表市場流動性情況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漲跌不一。其中,隔夜、7天期和14天期三個更能代表短期資金緊缺程度的利率小幅回升,但基本平穩。

      中債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隔夜Shibor微漲0.33個基點;7天期Shibor上漲2.04個基點;14天期Shibor漲20.1個基點。中長期利率中,3月期Shibor微跌0.43個基點,至3.8817%;6月、9月、一年期利率與前一交易日持平。

      春節之前,以7天期Shibor利率為例,在2月7日一度飆升至4.1%的年內最高水平,隨后在央行注入大量流動性后,7天期Shibor利率一路下探至18日的2.9286%,較3.35%的逆回購利率水平有較大幅偏離。而隔夜利率也從3.6463%直線下降至1.866%的近9個月來新低。

      “不意味政策緊縮”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春節因素,分析人士指出,外匯占款或大幅攀升也是央行回籠資金的原因之一。

      1月外貿數據表現亮眼,貿易順差達到291.46億美元,另一方面,在日元等貨幣大幅貶值的背景下,近期資金流入有望因此增加,均為外匯占款的增長提供了支撐。

      魯政委昨日指出,自去年末開始外匯占款由負轉正,這意味著,今年中國央行有必要考慮流動性的回籠工具:“考慮到外匯占款的變化具有很大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因而,今年會更多呈現正、逆回購夾雜出現的情況:流動性多的時候正回購,少的時候逆回購,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流動性的合理。”

      雖然央行暫停逆回購并重啟正回購,但綜合業內人士的觀點,就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動用正回購應已可以滿足對沖外匯占款的臨時變化,短期內央行有望繼續借助公開市場工具調節流動性。在目前經濟弱復蘇的背景下,短期央行貨幣政策轉向收緊的可能性不大,貨幣政策基調并未改變。

      魯政委表示,央行此舉并不意味著政策收緊,不會改變對上半年央行政策總體適度寬松的判斷。

      不過,更長期限的政策走向,還需要繼續觀察外匯占款增量,以及經濟形勢等變化。

      “至于本次正回購操作是否具有持續性,我認為當前資金面已經寬松到一定程度,所以該操作可能會維持一段時間。”華龍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牟治陽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稱,“但是迅速轉向緊縮的可能性非常小,要看宏觀經濟以及通脹情況,再細一點還要看外匯占款和財政存款情況。”


    來源:東方早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