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銀行對信托代銷的口子逐漸關閉,使得不少信托公司的產品募集受到影響。
據研究中心統計,2013年1月,市場上共有215只固定收益信托產品成立,納入統計的150只產品總規模為233.77億元,新產品成立的數量較2012年12月大幅減少三成,成立總規模更是銳減五成。1月成立的信托產品平均規模為1.55億元,較前幾月接近2億元的規模大幅減小。在信托公司發行產品的集中度方面出現明顯分散,1月僅有3家信托公司成立的固定收益類信托產品數量超過10只,而去年12月有8家信托公司產品數量超過10只。
一些直銷能力強,或是在行業中擁有多年深厚客戶資源的信托公司,產品仍然可以很快成立。但是一些自身銷售能力并不強的信托公司,銷售周期明顯加長,越來越多的信托采取分期成立的方式,將一個規模較大的產品,分拆成多個規模在5000萬元以內的產品,以加速募集。
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從去年11月以來的近3個月,在新成立的信托產品中,小規模信托占比在增大,而大規模信托占比在縮小。
3000萬元不含以下的信托產品,從2012年11月的占比7.44%下降到2013年1月的占比5.19%,這個規模區間的信托占比沒有增大,主要是該區間的信托產品很多都是短期理財產品,而近幾個月,信托公司發行的存續期在1年以內的短期理財產品數量驟減。以粵財信托為代表,去年11月曾單月發行29只短期理財產品,而12月僅7只,1月則僅有3只產品發行。
3000萬元至5000萬元不含規模的信托產品,近三月出現大幅增長,2012年11月、12月、2013年1月逐月提高,分別占比7.85%、8.75%、11.69%。一般來說,由于受50個100萬元以下名額的限制,信托公司傾向于將產品分拆為多期5000萬元以內的產品。因此,這部分產品占比的大幅提高,也從數據上印證了信托公司分拆產品的行為。
5000萬元至1億元不含的產品占比也是逐月提高,近三月分別占比24.38%、30.80%、37.01%。這個規模區間屬于較易募集,因為對300萬元以上大資金的需求并不高。
小規模占比增大的同時,規模在1億元以上信托產品正逐漸收縮。具體來看,1億元至2億元不含以上的信托產品從2013年11月的26.03%的占比,縮減到1月的20.78%;2億元至5億元不含的占比則從25.62%收縮到21.43%;5億元及以上的產品,更是從8.68%縮減到3.9%。
信托的高速增長期是否已經過去?我們無法預測,但至少形勢已發生轉變。
首先,信托產品的銷售會發生結構性變化。在未來的信托產品的銷售中,銀行會繼續處于收縮的態勢,而券商、第三方理財機構的代銷則會逐漸加大。而隨著信托直銷中心的擴大,也會分流一部分客戶。
其次,隨著銀信合作受限、證券投資類業務對其他行業放開、房地產項目受到嚴格管控、政信合作類項目被叫停,信托公司已經在各個領域受到競爭對手的沖擊。銀證合作的加緊布局也使得信托業務越來越多地被券商瓜分。能夠提供類似于固定收益信托產品的機構正在迅速增加。雖然目前客戶對公募專戶子公司、券商等金融機構發出來的類信托產品的接受程度到底有多高,我們還無法預計,但是這必然會造成客戶一定程度的分流。
此外,目前投資者購買信托的意愿轉淡。不少投資者越來越擔心信托風險,寧愿少賺兩三個百分點,也要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近兩年隨著信托產品的迅猛發展,很多投資者購入了此類產品,雖然產品會陸續到期,但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中,已經不想再繼續保持或者增加信托的份額;不斷多元化的金融產品,使得具有穩定收益預期的產品占比在加大,例如市場中性策略產品、債券基金、證券投資基金的優先份額等,受到不少高端投資者的青睞。
來源:中國證券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