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把房產投資的眼光放到了海外,從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國人海外置業高潮。那么,是什么吸引了中國投資者的眼球?中國人的熱錢在海外又產生了什么影響?
海外置業高潮再起
三年前,浙江人李春濤在朋友的推薦下,趕了一把“海外置業”潮。
2010年,他花60萬澳元約合300多萬人民幣在澳大利亞悉尼市區購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精裝修公寓房。這是他在海外購買的第一套房產。
之后,他相繼在澳洲黃金海岸買下了好幾套公寓,并在海外注冊了美澳加顧問公司,專為浙江投資者提供美國、澳洲、加拿大置業咨詢服務。
中國人海外置業的第一波高潮發端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當時,歐美多國房價在危機中出現大跌,一些中國人在“海外抄底”的美好前景鼓動下出海。2012年,一系列統計數據、報告的出臺,顯示國內投資者掀起新一輪的海外置業浪潮。
房地產咨詢公司高力國際2012年初公布的報告顯示:多倫多、倫敦和新加坡等中國投資者海外置業熱門地區里,境外買家的20%-40%來自中國;中國買家在加拿大溫哥華購房者中的比例,從2011年的29%上升到2012年的超過40%;而在英國倫敦著名的金融區金絲雀碼頭,約1/3的新售房屋賣給了中國人。
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調查了2011年國際購房者的活動,發現中國買家在美國的購房投資額超過70億美元,所占比例已經在海外購房者中排名第一位,而且偏愛數百萬美元的高端豪宅,多傾向現金支付。
“2012年下半年以來,中國人的海外置業步伐又一次加快。不少中產人群加入了這個隊伍。”李春濤告訴記者。
李春濤分析說,在2011年以前,海外置業的主力是少數富裕階層和子女有留學和居留海外意向的家庭,而2012年下半年之后,一些中等收入家庭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有“餡餅”也有“陷阱”
“高回報”是支撐國人海外置業高潮的最核心要素。在諸多海外置業中介的介紹中,海外置業帶來的增值收益非常可觀。
2009年到2011年,倫敦市中心房價增幅達到14.7%;加拿大溫哥華的普通住宅價格十年來已經上漲了3到4倍,多倫多的住宅價格在過去6年中平均年漲幅為7%;在澳大利亞有些華人購房集中的城市,房價7年翻了一番。
李春濤在購買第一套海外房產后,就將房子交給當地中介公司打理。兩年下來,房價一路漲到了70多萬澳元,漲幅超過20%。房租也從每周500多澳元漲到了700多澳元。
房價飆升,中國買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一些國家的房地產項目也把銷售對象寄望于中國買家。大部分首次出國置業的人并不太在意房價的高低,他們更在乎房子能增值多少。
除了物業升值的收益外,置業顧問還會格外突出金融杠桿的作用。
來源:新華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