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獲得生物產業國際話語權


    作者:王雅潔    時間:2013-01-18





     昨日1月17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發布消息稱,今年1月1日,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以下簡稱中檢院生物制品檢定所正式獲得WHO世界衛生組織批準,成為WHO生物制品標準化和評價合作中心 以下簡稱WHOCC.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家藥監局和中檢院獲悉,成為WHO的生物制品標準化和評價合作中心之后,我國在生物產業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得以明顯提升。

      以前,WHO生物制品技術標準的制修訂、標準品的研制均由發達國家的著名實驗室主導,WHO在生物制品標準化和監管評價領域的6個合作中心只有英國NIBSC、日本NIID、澳大利亞TGA、美國CBER、韓國KFDA和加拿大BGTD.

      “這些發達國家通常根據本國企業的技術能力和需求制定相關的技術標準。”1月17日,中檢院副院長、生物制品檢疫首席專家王軍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王志軍表示,長期以來,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產國和使用國卻只有有限的參與權。WHOCC的誕生,是國際權威機構對中國在生物制品領域能力認可的表現,為中國帶來與發達國家共同參與主導生物產業制品標準的制修訂機會,由原先的“跟隨者”變成了未來的“主導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2013年,WHOCC將為WHO提供戰略支持,參與制定WHO全球疫苗市場發展規劃,將中國在甲流疫苗和EV71疫苗作為監管促進研發的實例列出,并協助WHO實現其在全球和區域性職能和市場規劃目標。

      “這一切意味著,我國在生物產業領域的檢驗和質量、技術水平已經達到國際標準,中國有能力在國際法則的框架內維護本國利益,公眾使用的生物制品質量已與國際接軌。”王志軍表示。

      一名監管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WHOCC的誕生,未來比較明顯的受益群是疫苗生產企業,除去個別商家和周邊國家單獨簽訂合同的案例,其他的生物制品企業如果想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青睞,參與聯合國采購項目競標的話,WHOCC的認證將為這部分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更易中標。(王雅潔)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