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的暫行辦法和實施細則相繼出臺,銀行對跨境人民幣貸款已然躍躍欲試,包括中外資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正在加快與前海合作的步伐。據悉,首批獲批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銀行有5家,既有中資銀行也有外資銀行,名單中包括招商銀行和香港恒生銀行。
業內人士認為,除了中間業務,銀行對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最感興趣的是利率市場化以及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巨大市場機遇。
積極籌備
去年12月27日,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對外公布《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隨后,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發布《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下稱“細則”.
據央行此前透露,跨境人民幣貸款首次試點的額度約300億元至400億元,不高于500億元。深圳大學教授國世平認為,有意參與前海人民幣跨境貸款業務的各家銀行,可能會面臨一場激烈競爭。由于前海建設才剛剛起步,初期項目不會太多。“中信、招行、國開行走得最快、最積極。”一位曾與前海接觸的銀行人士表示。
1月5日,招商銀行獲準籌立前海分行,這是首家公布的在前海成立分支機構的商業銀行。“前海分行正在籌備,還沒有正式入駐,離開業還有一段時間。”招行相關人士表示,該行肯定要大力參與前海人民幣跨境貸款業務。去年11月,建設銀行在深圳設立的產品創新實驗室啟用,華夏銀行亦在積極籌備位于深圳的華夏銀行產品研發中心。
浦發銀行深圳分行的一位高層表示,他們的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已籌備多時,一旦獲批,隨時可以實施。深圳一家股份制銀行人士也稱,該行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已籌備多時,只要得到央行批準,隨時可以實施。
“匯豐一直非常期待深圳前海地區可以開展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我們將根據細則的指引,充分利用我們在深港兩地的網絡資源以及在人民幣跨境業務方面的經驗,積極參與推動前海的發展。”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兼行政總裁黃碧娟表示。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現在的前海試點,由央行進行總額管理,可以控制人民幣的回流規模,以避免對宏觀調控和內地金融市場造成干擾。試點成功后,才會推廣,開放的速度取決于人民幣資本項下開放的速度。
前景廣闊
參與前海人民幣跨境貸款業務,國世平認為,對內地銀行有三大好處:一是跨境貸款資金匯入后必須在內地銀行結算、存放,中資銀行可以利用沉淀部分資金貸款。據目前初步測算,若利用跨境人民幣貸款沉淀的資金貸款,息差空間將超過6%;二是可以獲得一些中間業務收入;三是中資銀行可以作為中間商,為借貸雙方撮合貸款,成為資金中介,形成新的業務。
而從政府的層面來看,跨境人民幣業務的發展勢在必行,它能有效解決香港人民幣資產投資渠道不足、循環渠道不暢等問題,支持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有利于人民幣國際化。
據悉,各家銀行最為看重的還是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巨大市場空間。前海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錦俠此前曾表示,未來前海將實現“本幣外幣,境內境外,在岸離岸”三個打通,人民幣國際化的巨大機遇屆時就會顯現。
暫行辦法此前已明確規定,跨境人民幣貸款利率由借貸雙方自主確定。在資金存放方面,《細則》要求,借款企業須開立專戶,用于存放從香港匯入的貸款資金,存款利率原則上按照央行公布的活期存款利率執行。目前活期存款利率為0.385%,一年期貸款利率為6%。
深圳一家股份制銀行人士說,目前大企業貸款利率一般上浮5%至10%,中型企業則在10%以上。據此計算,若利用跨境人民幣貸款沉淀的資金貸款,息差空間將超過6%。即便是七折下浮,銀行亦有利可圖。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跨境人民幣貸款使得境外貸款利率和境內利率之間存在競爭關系,這就使境內貸款利率受到境外利率的聯動影響,而境外的貸款利率市場化相對較高,就會對境內的貸款利率產生牽引作用,使得境內的貸款利率向境外靠攏,從理論上說,能夠促進和推動內地的市場化進程。
不過,銀行在使用這些資金放貸時可能會受到一些限制,隨意使用的可能性不大。“相比境內銀行貸款,跨境人民幣貸款風險更難防范,不僅在于借款企業的信息更難掌握,還在于由于屬地管理的局限性,貸款用途難以監測,導致在貸款執行中最為關鍵的一環——貸后管理難度加大,成本增加。所以,必須實施嚴格的備案制度和額度管理。”央行深圳中心支行一位高級別官員指出。
“由于現在的跨境人民幣貸款限制還很嚴格,銀行所能獲得的業務量會比較小,對內地銀行的影響不會特別明顯。”奚君羊表示,境外貸款業務的放開會加劇內地銀行貸款的競爭性,存貸款的利差可能會縮小,這就更要求銀行加強內部管理,提升經營能力和效率。
來源:國際金融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