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日前表示,面對外需疲軟、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問題,依靠產業集群打造品牌、開拓市場成為紡織行業發展的主要途徑。當前,紡織產業集群經濟總量占全行業經濟總量的40%以上。
王天凱是在日前舉行的全國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十周年工作會議上作出以上表述的。
目前,紡織行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如何幫助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是行業首要解決的問題。以骨干企業為紐帶,中小企業專業化分工為依托的產業集群不僅能形成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還可產生技術和知識外溢,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從2002年開展試點至今,紡織產業集群規模不斷擴大、工藝技術水平逐年提高、產業鏈愈發完善、區域品牌影響加大。
以江蘇盛澤、新建、祝塘、川姜、湖塘五個鎮為例,2011年總資產1179億元,比2001年增長728%。同樣,浙江省慈溪市作為毛絨制品生產聚集地,毛絨制品產量占據全球的60%。目前,全國已有超過190個紡織產業集群,經濟總量超過行業經濟總量的40%。“集群和企業好比草地和樹木的關系。集群可以在研發、監測、培訓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務,滋養企業發展,企業靈活性也使集群更具活力和生命力。”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說。
中紡聯表示,未來將著重通過產業集群帶動行業技術進步、創新能力和質量效益的提升。中紡聯將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善產業鏈,培養更多有影響力的區域品牌。
來源:國際商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