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通業即將成為數據密集型產業”,在近日于長春結束的中國流通論壇2012年年會上,部分業內專家指出,當前,“數據挖掘”已成為今年業內人士談論最多的關鍵詞之一。
所謂數據挖掘,指的是用數理模式來分析企業內儲存的大量資料,從而分析出消費者喜好和行為的方法。據北京富基融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顏艷春介紹,國外很多零售巨頭早就開始利用“數據挖掘”對顧客的購物籃進行分析了,“沃爾瑪曾通過‘數據挖掘’發現:跟尿布一起購買最多的商品竟是啤酒。而英國零售商TESCO在上世紀90年代也利用這一技術實現了對蔬菜和肉類更加合理的擺放,它的銷售額上升了44%。”
據了解,目前,國內流通行業的大數據價值挖掘尚處起步階段,除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數據公司之外,會利用工具進行數據挖掘和分析的流通業大企業寥寥無幾。“大多數國內的流通企業還停留在‘猜’顧客想要什么的階段,猜對了就盈利,猜錯了就滯銷、賠錢。他們現在普遍對手上的數據缺乏二次挖掘,很多數據統計出來,拿在手上,卻看不到價值。”顏艷春說。
此間部分專家指出,當前我國已經進入SoLoMo消費時代,如果不把“數據挖掘”和互聯網的社區化、本地化以及移動化特點結合起來,那么我們的“挖掘”就會無的放矢、毫無意義。
顏艷春指出,2011年,美國的社交媒體創業公司KOSMIX和移動社交精準廣告創業公司ONERIOT相繼被沃爾瑪收購,最近,沃爾瑪又提出“一個顧客一個沃爾瑪”的口號,專家認為,國際零售巨頭正在從需求的角度傾聽顧客的想法,其希望在社交和移動商務方面有突出作為的意圖已表現的相當明顯。
《中國經濟網》總編輯崔軍說,“在未來,物流業的信息平臺會比銷售平臺更受重視,今后,是否是交通樞紐、是否有足夠多的商場、倉庫都不再會是衡量一個商業中心的標準,而信息、數據的集成將會在新商業中心的構建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來源:新華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