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會議確定了10項政策措施。
會議要求抓緊落實提高小型微型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政策;加快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完善試點辦法,降低交通運輸業稅收負擔。加快農村市場和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信用消費。
從事個人征信業務準入門檻高
會議審議通過《征信業管理條例草案》。會議指出,征信業是市場經濟中提供信用信息服務的行業。征信服務可以為防范信用風險、保障交易安全創造條件,促進形成誠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懲戒的社會環境。草案規定由中國人民銀行及其派出機構依法對征信業進行監督管理。草案對從事個人征信業務的征信機構規定了較為嚴格的市場準入條件和相應的審批程序,明確了征信機構采集、保存、提供信用信息的范圍和行為規范,明確了信息主體的權利。
“國十條”降低流通費用
1 降低農產品生產流通用水用電價格。規模化生豬、蔬菜等生產的用水用電與農業同價。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的用電、用氣、用熱與工業同價,用水執行工商業用水價格的較低標準或非居民用水價格。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冷庫用電與工業同價。盡快實現工商業電費同價。
2 規范和降低農產品市場收費。政府投資建設或控股的市場按保本微利原則從低核定收費標準。全面實施收費公示制度。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要開設專門區域,供郊區農戶免費進場銷售自產鮮活農產品。
3 清理整頓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和惡意占壓供應商貨款。制定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的法規。
4 嚴格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深入推進收費公路專項清理,降低偏高的車輛通行費收費標準。抓緊修訂《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完善通行費形成機制。制定收費公路信息公開辦法。逐步取消西部地區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
5 加強對公用事業延伸服務的收費監管,規范清理初裝費、維修費、材料費、檢驗費、代理費等費用,公示收費標準。盡快優化和調整銀行卡刷卡手續費標準。
6 加強價格監督檢查和反壟斷監管。
7 開展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將免征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政策擴大到部分鮮活肉蛋產品。2013年起三年內免征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 .
8 保障必要的流通行業用地,優先保障農產品市場和便民生活服務網點用地。鼓勵各地開辟免費使用的早市、晚市、周末市場。
9 規范交通運輸領域執法行為。為物流配送車輛提供通行便利。
10 建立健全流通費用調查統計制度。
反響
觀農貿:每年可省100~200萬
昨日,觀農貿市場總經理張曉強透露,按照國務院發布的新措施,該批發市場每年至少可節省100~200萬元費用。
“以我們市場為例,經營過程中的水電氣費用一直都沒有收取過,都是市場補貼。”昨日,觀農貿市場總經理張曉強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若按照國務院明年起,三年內免征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該市場每年可節省100~200萬元的費用。“從今年起,我市就已經全面在執行農產品流通”綠色通道“通行證管理辦法。”據市商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年的11~12月集中辦理次年度使用的“綠色通道”通行證,而市商委流通處負責對申辦單位個人提供材料進行審核,合格者提交重慶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復核辦理通行證。
僅僅相隔4個月國務院兩次發文要求降流通費
早在8月7日,國務院就下發《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要求抓緊出臺降低流通費用綜合性實施方案,其中包括深入推進收費公路專項清理。而在4個月之后,國務院為貫徹落實《意見》,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動效率,又推出10項政策措施。
記者梳理后發現,10項政策主要與農產品流通有關,但是也提到了:深入推進收費公路專項清理,降低偏高的車輛通行費收費標準。會議要求,深入推進收費公路專項清理,降低偏高的車輛通行費收費標準。抓緊修訂《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完善通行費形成機制。制定收費公路信息公開辦法。逐步取消西部地區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
其實,在2011年5月,交通部曾經啟動為期一年的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但是在一年之后卻被媒體稱為“雷聲大雨點小”,已治理的多集中在二級公路上,收費大戶高速公路治理進展緩慢。上海律協現代物流業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周艷軍告訴本報,在物流行業中交通收費的成本其實占比非常大,所以如果能夠相應降低收費,那么對行業當然大有裨益。
不過,收費容易清理難。“收費公路整治難度大,一個主要原因是歷史遺留問題。許多超期收費的公路手上都有合法的合同,如若強制用行政手段干預收費,也確有不妥之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此前曾對本報表示。
今年5月,交通部發言人何建中曾介紹,下一階段將加快推進《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及配套規章修訂。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明確立法進程,強調抓緊修訂《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完善通行費形成機制。此前,多地曾有市民啟動涉及收費公路信息公開的公益訴訟,但是效果并不明顯。周艷軍認為,執行相關辦法會有助于這一問題的解決,讓公眾參與監督,會有效地緩解收費公路與物流企業以及駕駛員的矛盾。
事實上,25日,四川省政府已決定自2013年1月1日零時起,一次性整體取消全省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依法批準的一級公路、經營性二級公路不納入此次取消收費范圍,仍按照核定的收費標準和收費年限繼續收取車輛通行費。而同為西部省份的貴州、云南此前已經取消二級公路收費,由于它有效降低了出行成本,交通量大幅度提升,更多車輛選擇二級公路出行,大量中型貨車轉移到二級公路上。不過,還有青海、新疆等省區沒有明確取消二級公路收費的時間表。
國務院政策的推出被看好的同時,公眾也在關心執行是否能夠到位。現實中,政府還貸公路的收費期限雖然法律規定明確,但是在利益分成的左右下,這些規定往往形同虛設,部分地區道路所屬權和性質模糊不清的情況并不少見。比如鄭州黃河大橋收費站服役26年,所收費用早已超出收費還貸的數倍,在政協委員、專家和公眾屢屢呼吁之后,才在今年10月回歸公益取消收費。
周艷軍建議,在農產品方面國家已經出臺了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等系列通行減免收費的政策措施,效果也不錯,如果能夠將減免收費的項目范圍略微擴大一些,比如把一些日常必需品包括進來,那將會對相關行業構成重大利好,還能提升物流效率,也會適當降低群眾的生活成本。
聲音
十舉措為流通費用“瘦身”
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降低流通費用的十項政策措施,劍指我國流通環節費用高企的頑疾,含金量十足。
盡管目前我國基本建立起了覆蓋城鄉的流通網絡,但長期以來“重生產、輕流通”的傳統觀念,造成我國流通領域的發展依然滯后于國際水平。中國商業聯合會的資料顯示,2005年以來我國物流總成本占當年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8%左右,而西方發達國家同類指標是8%到10%,差距明顯。
“社會創造的很大部分財富消耗在流通環節上,這給中國經濟造成沉重負擔,阻礙經濟轉型,同時還會推高物價水平,阻礙消費的釋放。”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說。
事實上,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不僅影響我國國民經濟全局,而且是事關民生的重大問題。近年來,蔬菜、豬肉等農產品價格屢屢坐上“過山車”,“價賤傷農”和“價貴傷民”怪圈反復出現。究其原因,流通不暢,尤其是“最后一公里”難題成為農產品價格非理性上漲的背后推手之一。
如何為流通費用“瘦身”?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的十項措施從降低經營成本、清理整頓收費、減輕稅收負擔、規范執法行為、加大用地支持力度等方面多管齊下,打出了“組合拳”。
以農產品流通為例,降低農產品生產流通用水用電價格,將免征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政策擴大到部分鮮活肉蛋產品等“真金白銀”的支持政策,可以降低農產品流通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嚴格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規范交通運輸執法行為,將有利于剔除農產品流通中不合理的“體制性成本”;明年起三年內免征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優先保障農產品市場和便民生活服務網點用地,則有利于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向其公益性的本質屬性回歸。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研究確定的十項舉措中的一些政策措施是業內長期以來呼吁的,關鍵還在于后期落實。對于一些目前仍比較原則性的提法,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實施細則。
同時應該看到,我國流通領域存在的核心問題仍是組織化程度低,流通環節過多。根治流通頑癥,切實降低流通環節費用,最終的解決方案還是要加強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創新流通方式,提升信息化水平,培育流通企業核心競爭力。
來源:重慶商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