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電業變雁陣格局 三企業躋身1500萬臺銷量陣營


    作者:汪小星    時間:2012-12-26





     TCL日前正式對外公布,今年TCL全球出貨量突破1500萬臺,這是中國彩電企業首次全球年出貨量突破1500萬大關———而就在2010年,TCL多媒體還在巨虧8.57億的泥潭中苦苦掙扎。

      TCL多媒體CEO趙忠堯說,日資企業因虧損而份額下降,二線品牌也在下滑,加上行業銷量8%的增長率,騰出2000萬~3000萬臺的空間,T CL借機發力,占得市場。

      “中國彩電業已形成了以1500萬臺、1000萬臺和700萬臺以下量級為標志的全新‘雁陣格局’。”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副董事長李基祥提出,中國彩電業正在迎來品牌加速聚合的分水嶺,未來在“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下,初步定型的雁陣格局還會進一步拉大差距。

      TCL重生,沖刺全球前三

      “40歲時,鷹已經老了。但它有兩個選擇,一是等待死亡的到來,另一個是經歷150天蛻變,長出新的喙、趾甲和羽毛。”這是2006年TCL董事長李東生寫下《鷹之重生》中的比喻。過去三年,T C L多媒體在國內的銷量落在海信、創維之后,被T CL集團董事長李生東形容為“打了個盹”。2010年底,趙忠堯臨危受命,TCL多媒體開始蘇醒,經過一年多的刮骨療傷,去年全球彩電銷量突破1000萬臺。

      今年全球經濟大變革大調整,TCL多媒體卻在“重生”后大放光芒:1-11月,T CL累計銷量高達1390 .94萬臺,同比大幅增長近5成。日前TCL更宣布全球出貨量正式突破1500萬臺大關,刷新了中國彩電企業的全球出貨紀錄。

      隨著索尼下調年度目標至1450萬臺,今年全球彩電企業銷售目標超過1500萬臺的只有三家:三星、LG和TCL。“從某種意義上講,TCL2012年度全球平板電視出貨量突破1500萬臺,預示著T CL已正式晉級全球彩電業第一陣營,并有望沖擊全球前三,這才是最值得全產業慶賀和驕傲的地方。”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為民說。

      戰略驅動、持續創新和海外擴張

      戰略驅動是TCL重回一線的重要一環:今年4月,TCL率先啟動“全云戰略”,將發展智能云產業提升到了企業戰略高度;其次是持續創新。TCL發布了多款具有全球開創意義的智能云產品,并率先實現了全線3D智能云電視的雙核和A ndroid4.0+系統升級。“華星光電對T C L多媒體也產生了一定正向作用。”趙忠堯說,打通上游“缺屏”瓶頸后,T CL彩電正增大“出海口”:國內市場啟動TCL、樂華、美樂多品牌,占領每一個細分市場;國外市場則計劃將代工業務做大,單獨運營。

      DisplaySearch最新資料,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T C L全球LC D電視市場占有率已從二季度的5 .0%提升到了6 .7%,并以18.7%的市場占有率占據中國LCD電視機市場第一位。

      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調查辦公室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國內平板電視整體銷量將達到4200萬臺。其中,TCL、創維、長虹、康佳等中國品牌快速增長,市場份額整體占比超70%。

      “中國彩電業經過近幾年的產業轉型升級和競合,市場格局已發生了明顯變化,國產品牌的市場主導力正在日益增強;而在國產品牌內部,陣營分化也日益明顯,以1500萬臺量級為標志的第一陣營、以1000萬臺量級為標志的第二陣營和700萬臺以下量級的第三陣營,差距正日益明顯,并還在進一步放大。”中怡康副董事長李基祥說,在T C L提出1520萬臺年度銷售目標的雁頭效應下,海信、創維今年也相繼提出了1000萬臺以上的年度目標。中國彩電業正在迎來品牌加速聚合的分水嶺,而這種聚合也將有助于中國彩電業集中優勢資源,對全球彩電版圖發起強有力的沖擊。

      李東生認為,TCL多媒體擁有液晶面板、模組、彩電整機的全產業鏈,而且有全球運營能力,“中國彩電企業成為全球挑戰者,TCL已處于較好的位置。”

      數據

      今年以來,外資企業在中國彩電市場上節節敗退。以8月份數據為例,北、上、廣三地日系彩電環比大跌:東芝下降40.31%;三洋下降44.32%;松下下降23.41%;夏普下降21.06%。

      韓國品牌三星、LG在中國市場上也難言風光:兩家企業在中國彩電市場份額總和在10%左右徘徊。截至今年第二季度,LG電子已經連續第七個季度虧損。(汪小星)

    來源:南方都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