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企業走向海外的步伐正在加快,文化貿易和文化交流日益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兩翼”。這是記者從20日在上海舉辦的“2012年全國文化系統對外文化貿易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會上,文化部外聯局和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聯合編著、每兩年發布一次的《中國對外文化貿易年度報告2012》一書正式發布。
報告稱,中國對外文化貿易額2011年逾14.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逾20%。在眾多文化產品門類中,藝術品、網絡游戲、電影、動漫等產業對外貿易額居前。
“中國企業正在登上國際平臺彰顯實力和魅力。”文化部外聯局副局長趙海生解讀數據稱,中國文化產品不僅出口額逐年增長,出口版圖持續擴大,而且出口模式也從單純的貿易型向投資型轉變。
中國文化部門和文化企業正在越來越多地與世界知名文化企業“攜手相擁”。在2011年,上海新聞出版發展公司與法國拉加代爾公司在美國紐約肯尼迪機場維珍書店聯合舉辦了“閱讀中國”展銷活動;全球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在9月啟動了首個以國家命名的主題書店——“中國書店”。而2012年8月,中美合資的東方夢工廠又宣布落戶上海徐匯,聯合拍攝出品《功夫熊貓3》。
趙海生介紹說,國內不少文藝院團紛紛和西方知名文化藝術機構展開合作,借鑒學習世界先進的文化產品制作經驗。目前,國家話劇院正在與澳大利亞文化機構合力打造一部旨在吸引全球觀眾的舞臺力作。
“政府部門將努力為中國文化企業走出去創造好的環境、落實好的政策,同時激勵培養培育文化貿易高端人才,以推動中國文化產品更好地走向全球市場。”趙海生介紹說,目前文化部正在研究進一步優化對外文化貿易政策,其中包括企業最為關心的稅收減免政策如何落實等問題。
此次會議上,全國雜技院團代表還發出了《關于進一步提升中國雜技“走出去”模式的倡議》,倡議中國雜技院團不靠“低價競爭”爭奪海外市場,力圖形成新的出口格局。中國數字文化集團公司在滬發布了以中國雜技為主題、面向海外受眾的移動終端游戲產品《鉆圈》。(孫麗萍)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