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是未來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換的主線,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為政策落實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國有2.5億多農民工無法享受與城鎮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務待遇,城鄉“二元制”戶籍制度成為了瓶頸。
近日,哈爾濱、南寧分別發布新政,將取消農業與非農戶籍劃分,率先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按照市民化人均10萬元的固定資產投資計算,能夠給當地增加3000余億元投資需求。
破除“二元制”漸成趨勢
近日,哈爾濱市下發《關于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若干意見》,提出哈爾濱市將建立城鄉統一的新型戶籍管理制度,2015年前取消農業和非農業的戶口性質劃分。
18日,南寧市政府發布了《進一步改革戶籍管理制度的實施辦法》,打破傳統的“二元制”戶籍管理制度,不再區分農業和非農業戶口,購買住房、務工滿4年、投資額達標等情形均可以落戶南寧。
一南一北的兩個省會城市同時嘗試城鄉“二元制”戶籍制度改革并非偶然。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近期發布的城鎮化專題調研報告指出,重物輕人、高代價、粗放式的傳統城鎮化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必須積極探索新型城鎮化戰略。我國城鎮化將從以前過度追求“量”的增長向“質”的提高轉變,更加注重解決已經轉移到城鎮的農民工市民化的問題。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指出,“在原有戶籍管理體制和土地管理體制框架下,我們國家獨特的城鎮化建設雖然實現了經濟的高速增長,但是也帶來了許多經濟和社會隱患。”在已經被統計為城鎮人口的群體中,2.5億農民工工作、生活在城市,卻無法享受與城鎮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務待遇,此外還有7000萬城鎮間流動人口也面臨著公共服務差距。
在打破了“二元制”戶籍管理制度之后,市民化的大力推進無疑將有效地促進城鎮化建設的進程。哈爾濱市計劃,到2015年將基本建立城鄉統一的戶籍登記管理制度,屆時全市城市化率要達到55%以上,市區內的道里區、道外區、南崗區、香坊區、平房區、松北區的城市化率將達到90%以上。南寧市提出,在當地有合法穩定住所的農村居民、擁有房屋所有權的公民,以及實際投資固定資產額達到一定標準等情形,均可以辦理南寧市戶口。
其實,早在2011年哈爾濱市就曾針對城鄉統一戶籍制度進行對策研究,加快城鎮綜合配套改革,增強農民就業、教育和社保等保障,以及完善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制度成為共識。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隨著城鎮化建設的逐漸深入,市民化將成為政策推行的重要動力,城鄉“二元制”戶籍制度的堅冰有望消融。
有望帶動3000億投資
近期,中金公司發布的報告指出,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大幅上升,未來一段時間推進城鎮化將是經濟增長方式轉化的主線。新興城鎮化的思路將不再是鋼筋水泥式的城市化,更強調消費結構升級、信息化城市、智能化城市。
可以說,給予農村人口市民化待遇,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和行政壁壘,提升工業、商貿、交通和旅游等產業發展,進而提速城鎮化進程。
以哈爾濱市為例,到2015年哈爾濱城市化率要達到55%以上。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哈爾濱市總人口為1063.5萬人。目前,哈爾濱市城鎮化率尚不足50%,照此計算,約有60萬-70萬農村人口融入城市。此外,截至2010年哈爾濱市的常住流動人口多達134萬人。由于有了新的戶籍制度,南寧市農民工和流動人口的市民化進度有望加快。截至2010年年底,南寧市登記在冊的流動人口突破130萬人。
根據測算,一個農村人口變為城市人口,增加的潛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投資需求在10萬元以上。也就是說,隨著哈爾濱市、南寧市取消農業與非農戶籍劃分,以及給予農民工市民化待遇,有望吸納超過300萬新增城市人口,進而帶動3000億元以上的投資需求。
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未來城鎮化投資面臨著轉型和改革,需要適應消費需求結構變化的趨勢,除了保障房、交通設施等基礎項目投資之外,也會帶動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產品領域的投資。
之所以市民化對于推進城鎮化建設有著重要意義,主要是可以給予城鎮化豐富的內涵,避免單純追求城市規模擴張的粗放發展模式。今年10月份,在哈爾濱召開的城市發展論壇中,哈爾濱市規劃局總建筑師高巖表示,如果沒有產業支撐,而僅有房地產開發,城市的發展將缺乏后勁。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副理事長楊慎指出,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要注重產業的發展,增加城市基礎建設投入,增加居民收入,消除城鄉差別。
17億資金熱捧 機械設備分享城鎮化建設盛宴
編者按: 12月4日以來至今,A股節節攀升,強勁上漲,滬指累計漲幅高達10.33%。這輪反彈眾多行業輪番上陣,在申萬一級23類行業中,有14類行業指數跑贏大盤。其中,機械設備以累計漲幅14.68%,高居本輪反彈行業首位。在熱點紛呈之中,藍籌股揚帆起航,不斷捧紅市場,投資者的目光也投向了這些熱門行業。對此,本報特推出系列報道,從具體市場的表現,以及行業成為本輪領漲急先鋒原因,還有未來這些行業能否持續反彈等三方面剖析,以饗讀者。
12月4日以來至今,各種題材輪番上陣,牛股頻頻出沒。其中,受益新型城鎮化概念的機械設備加權漲幅高達14.68%,位居申萬一級行業漲幅榜首位,期間大單資金累計凈流入17.7億元。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多重利好推動機械設備股的上漲,尤其是新型城鎮化和鐵路基建也會提振工程機械的需求。
六成以上個股
跑贏大盤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截至昨日,12月4日以來機械設備板塊累計漲幅流通市值加權平均14.68%,居申萬一級行業漲幅榜首位,累計資金凈流入177080.57萬元,機械設備板塊共有40只個股漲幅超20%。另外,有235只機械設備個股跑贏大盤,占比達66%
細分申萬二級行業來看,12月4日以來專用設備以18.59%的累計漲幅居首,累計資金凈流入167386.32萬元,有16只專用設備股漲幅超20%,它們分別是達剛路機64.34%、山推股份32.18%、博實股份31.17%、三一重工30.32%、建設機械25.77%、山東墨龍25.42%、柳工25.28%、藍英裝備25.25%、杭氧股份24.72%、江鉆股份23.09%、天地科技22.83%、廈工股份22.60%、S中紡機20.82%、冀東裝備20.59%、常林股份20.41%和慈星股份20.06%.
12月4日以來金屬制品以14.75%的累計漲幅居第二位,累計資金凈流出7941.80萬元,有2只金屬制品股漲幅超20%,分別是巨力索具22.49% 和精達股份20.65%.
12月4日以來電氣設備以12.48%的累計漲幅居第三位,累計資金凈流入22302.19萬元,有15只電氣設備股漲幅超20%,分別是精功科技34.14%、燃控科技32.69%、陽光電源31.93%、億晶光電29.60%、向日葵26.59%、鼎漢技術24.41%、大連電瓷24.18%、海潤光伏23.85%、愛康科技22.59%、拓日新能22.59%、國電南自22.08%、恒順電氣20.82%、東方日升20.70%、浙富股份20.57%和華光股份20.09%.
12月4日以來通用機械以11.87%的累計漲幅居第四位,累計資金凈流出3584.0萬元,有6只通用機械股漲幅超20%,分別是中原特鋼38.63%、渤海活塞29.30%、華中數控26.65%、漢鐘精機22.77%、新大新材22.22%和軸研科技21.68%.
12月4日以來儀器儀表以10.75%的累計漲幅居第五位,累計資金凈流出1082.13萬元,有1只儀器儀表股漲幅超20%。
產業升級與新型城鎮化
為行業注入活力
自12月4日以來,機械設備的出色表現,無疑成為本輪市場的領漲先鋒。對此,分析人士一致認為,產業升級及新型城鎮化建設將成為機械行業未來成長的主動力。
從具體的上漲因素來看,國海證券分析認為,主要分為兩個方面,消費升級和新型城鎮化成經濟增長主動力。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由于需求結構性變化及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中國工業經過低成本擴張后開始走上產業升級的第四階段。另外,未來城鎮化對城市軌道等行業的拉動更為顯著,新型城鎮化和鐵路基建也會提振工程機械的需求。產業升級及新型城鎮化建設將成為機械行業未來成長的主動力。
據悉,2012年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10.1%,比10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其中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輕工業增長9.2%。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0%。分行業看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9.1%,汽車制造業增長6.5%,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4.1%。
從具體子行業來看,中航證券認為,鐵路基建投資連續上調,鐵路行業最壞時期已經過去。2012年鐵道部四次調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從年初計劃的5000億元上調到6300億元,高于預期。2012年9月份以來,鐵路項目開工加快,項目審批進程加快,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加速恢復,前11個月固定資產月度累計增幅由負轉正,實現0.9%增長。
新型城市化加速,核心城市圈建設助力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采購。城市向集約化發展,部分城市人口密度持續上升,交通壓力顯著。軌道交通成為各大城市改善交通的首選方式。目前全國包括規劃和在建地鐵線路的城市約40座,其中22座已經獲得國家批復,10余座城市處于規劃當中,計劃新建里程2260公里以上,預計規模8820億元。
兩主線尋找
景氣度較高的子行業
分析人士指出,機械行業2013年投資邏輯如下:機械行業與固定資產投資緊密相關。其中,工程機械在底部徘徊,等待房地產新開工回暖。能源裝備方面,非常規天然氣開采和天然氣消費進入快速增長期,“十二五”末我國天然氣消費占比由目前4%提升到8%。農業機械方面,行業高景氣,成長空間大,大力扶持,行業有望延續高增長;鐵路設備方面,鐵路等基建投資有望仍是政府拉動經濟的重要手段。
中投證券建議圍繞以下兩條主線選股:1所處子行業景氣度較好的優質公司,盈利超預期可能性較大;2業績迎來拐點的公司,有望獲得盈利和估值的雙重提升。
世紀證券亦認為,重點關注低估值及業績較為確定品種。經過前期較大幅度下跌,工程機械、煤炭裝備及鐵路裝備等一些板塊相對估值已經較低,可關注其中具備相對估值優勢,且具備行業龍頭地位及競爭優勢的品種。同時,頁巖氣、LNG等天然氣相關裝備領域發展潛力較大,短期雖然面臨技術、環保、推廣等因素,另外估值也已相對不低,但可關注其中業績較為確定及有長期發展潛力的品種。
達剛路機12月4日以來累計漲幅64.34%。公司是世界領先的瀝青路面技術及設備的提供商,擁有從瀝青加熱、存儲、運輸設備,瀝青深加工設備,到瀝青路面施工專用車輛及筑養路機械的完整產品體系和技術方案,主要產品包括瀝青脫桶設備、瀝青運輸車、智能型瀝青灑布車、同步封層車、稀漿封層車、瀝青改性設備、乳化瀝青設備等產品。公司研制出的中國第一臺智能型瀝青灑布車,填補了中國公路瀝青路面施工過程的技術與設備缺失;研制出國內第一臺智能型自行式碎石撒布機。
山推股份12月4日以來累計漲幅32.18%。推土機屬于鏟土運輸機械,主要用于道路建筑施工和大型土方施工現場,公路和鐵路建設是推土機需求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公司制造能力、產品質量、研發能力處于國內領先和貼近國際先進水平。年產銷能力達到12000臺推土機、5000臺路面機械、1000臺混凝土機械、16萬條履帶總成、50000臺液力變矩器、15000臺變速箱、140萬件工程機械“四輪”。公司推土機市場已連續七年實現銷售收入、銷售臺量、市場占有率、出口額、利潤等“五個第一”。(證券日報)
城鎮化投資機會貫穿來年
“新四化”作為經濟可持續協調發展的實施路徑,未來的目標是實現更有質量、更有效益的發展,國家會更加重視這方面的建設,因此會帶來一些投資機會。城鎮化的核心是主導產業、生活方式以及居住地,城鎮化是未來十年經濟發展的靈魂,基建、裝備和服務行業中的醫藥、環保和文化傳媒都將受到很大的推動,這三條線索是把握結構性熱點的靈魂。
具體來看,需要關注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機會。工業化與城鎮化建設都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因此會帶動建筑材料、軌道交通、電網設備、保障性住房投資力度加大。此外,近期資本市場對二三線地產股的炒作也不無道理,中西部、中小城鎮是未來城鎮化的一個重點,因此會帶動相關開發商業績提升。城鎮化發展或許存在某些泡沫化現象,但這種泡沫的存在在發展中是必不可少的。
城鎮化把我國經濟發展潛在的需求和優勢給有效釋放了出來。新型城鎮化的提出正是意識到了由于城鄉差距、居民內部的差距抑制了一些應有的消費需求。而通過制度改革,會把城鎮化推向一個新的高度,這就帶來了基礎設施投資、消費需求以及裝備的大發展。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分別是財政體制改革、戶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壟斷企業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
圍繞新型城鎮化展開的主題將是貫穿全年的投資機會。從預期到兌現,將成為市場投資的核心,甚至不光貫穿2013年,我認為伴隨城鎮化以及相關改革的推進,可能貫穿未來中國發展的五到十年。
城鎮化將是經濟最大需求
“新四化”會齊頭并進,不會只單純刺激某一個特定產業。其中新型城鎮化是普惠的,有了新的產業和新的就業,農民自然就變成市民,解決依附于戶籍的社會福利問題,是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從中長期來看,城鎮化是未來中國經濟最大的需求,對A股的作用在于能夠降低風險溢價,提高投資者風險偏好。城鎮化讓投資者看到我國經濟內生的動力還在,而此前投資者對于A股市場預期過度悲觀,對于我國經濟前景也充滿不確定性,這直接抑制了投資者對A股的預期。事實上,城鎮化與人口紅利一樣,都是普惠的。在新型城鎮化穩步推進的背景下,產業轉移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城鎮化提出了一個新的側重點,就是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意味著未來的城鎮化不僅僅是規模擴張、土地經濟、投資加力,公共服務、消費和第三產業才是新型城鎮化的最大受益部門。
近期市場中表現較好的地產板塊,并不僅僅是受到城鎮化題材的提振,事實上二線城市銷售很好,庫存去化過程進行順利,存在業績支撐,因此我們相對更看好立足一二線城市耕耘的開發商。相反,對于三四線城市的地產公司來講,很多小型地產商可能面臨著被兼并收購的命運。
從11月以來,我們開始提示可以關注部分周期股,但我們的邏輯和近期越來越多周期股推薦者的邏輯不同。我們認為,不能籠統地投資周期股,投資邏輯并非像以往那樣來自“政策放松-大搞投資-需求快速擴張”,而在于盈利改善的彈性。因此,此輪周期股反彈并不是周期股的全面狂歡,需要選擇盈利能夠改善的行業。此輪周期股反彈也不是“幾日游”行情 ,而是具有基本面改善所支撐的。政府會更自信地主動降速調結構。
市場對城鎮化理解或存偏差
在明年的投資主題中,“新四化”是重中之重。從政策的角度看,可主要布局幾個重點:一是改革,主要是經濟增長方式的變化。二是農業現代化、產業化,其行情將更多地集中在明年兩會前后。從明年上半年的投資機會來看,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是重要的一環。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于以往的農業概念股,農業現代化所涉及的是一個產業鏈,包括種業、化肥、農業機械、農業流通等都在其中。三是新型城鎮化是明年政策關注的核心。目前來看,明年歐美日經濟環境難有大的改觀。因此我國出口難以好轉,明年經濟的增長更多需要靠內需來拉動,但是周期性行業此前積累了大量庫存,產能仍然過剩。而消費類行業由于景氣度一直相對比較高,也積累了比較多的庫存,在此背景下,明年經濟的增長點將是城鎮化。
目前,市場對于城鎮化的理解都可能過于片面。城鎮化的模式有很多,有擴散式的、有城市集群的,也有以一線城市來拉動區域方式的,但最終采取哪種模式來推動新型城鎮化,目前并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說法。市場更多的是去揣度和猜測怎樣推動新型城鎮化。我個人認為一味地去猜測城鎮化的模式沒有意義。只有新型城鎮化有了較為明確的方向,投資者才能夠根據政策來判斷相關行業究竟能夠受益幾何。當前市場對于新型城鎮化的解讀或存在一定偏差,未來新型城鎮化給出更明確的政策,市場一定會“糾偏”。(中國證券報)
來源:中國證券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