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標確立 移動支付搶商機


    作者:劉健健    時間:2012-12-19





    備受關注的移動支付標準終于出爐。近日,央行發布中國金融移動支付系列技術標準,涵蓋了應用基礎、安全保障、設備、支付應用、聯網通用五大類35項標準。

      此前中移動和中國銀聯都曾推出標準。其中,中國銀聯和金融行業的標準是以13.56MHz做為近場支付非接觸通信技術的基礎。而中移動的2.4GHz標準已在封閉環境比如城市公交或校園網內試點應用。但此次央行并未發布完整的技術標準全文,沒有明確規定采用13.56MHz還是2.4GHz做為近場支付技術標準。

      “銀聯主導的13.56MHz標準基本無懸念,同時,央行應該會在通信安全、產品形態等方面均作出一些具體規定。”一位參與上述技術標準的編制人士透露,13.56MHz技術適用于開放的聯網通用環境,而且這是目前銀行業的執行標準。“這意味著金融業使用的標準與中移動的標準并不兼容。”

      與金融IC卡“聯網通用”

      如果央行發布的技術標準證實是13.56MHz,是否意味著使用中移動2.4GHz標準的移動支付業務將停擺?

      “可以通過改造ATM機等基礎設施來實現互通。”重慶北極鷗軟件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維遠告訴記者,央行此次發布的中國金融移動支付系列技術標準確立了以“聯網通用、安全可信”為目標的技術體系架構。

      王維遠表示,“聯網通用”目標之一就是實現移動支付和現有金融IC卡資源應用的聯網互通。目前,在軌道交通和地鐵站點等新投放的ATM機已經經過改造革新,可以實現聯網通用。

      至于具體的移動支付與金融IC卡“聯網互通”方式,央行副行長李東榮表示,“在推廣應用移動支付的過程中,要堅持有效整合移動支付與金融IC卡資源,最大限度復用金融IC卡網絡、系統和終端設備,鼓勵采用和推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嘗試應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密碼算法,努力推動移動支付聯網通用并實現與國際標準的有效銜接,促進產業資源共享、聯合發展。”

      搶食商機

      據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移動支付客戶數達到1.45億戶,較2010年增長了61.11%。同時,2011年全年發生移動支付業務2.47億筆,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109%。

      “中國移動支付市場所展現的發展潛力與前景令人興奮。”德勤在一份名為《2012年—2015年中國移動支付趨勢與展望》的報告中披露,在中國,移動支付產業鏈的各方利益協同長期受到行業政策的影響,加之客戶基礎較為薄弱,業務的開展只能在區域范圍較小的規模上摸索運營,整體發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顯然,“國標”的確立使移動支付成了誰都不愿錯過的“大蛋糕”?熏銀行、運營商和第三方支付等企業正逐漸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挺進移動支付市場。

      大多數商業銀行都采用了過渡方案。比如,去年浦發與中國移動推出的聯名卡,用掛墜卡與貼片卡作為過渡產品。而招商銀行則推出了“手機錢包”。買單時,客戶只需在收銀臺具有“閃付QuickPass”標識的銀聯POS機上“嘀”一下手機,消費付款就可以輕松搞定。

      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支付寶另辟蹊徑,推出自定義二維碼付款業務。客戶可通過登錄支付寶官方網站免費領取“向我付款”的二維碼,并且設置收款人姓名。其他用戶在向該客戶付款時,只需打開支付寶手機客戶端的掃碼功能拍下客戶的二維碼,即可跳轉至付款頁面,資金在付款成功后將直接到達二維碼綁定的支付寶賬戶中,收款的客戶也會收到短信通知。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用支付寶收銀成為了許多商家自發的選擇。”支付寶方面透露,目前全國已經有數千家門店支持手機上網的支付寶付款。

      而另一家第三方支付企業匯付天下則在近期推出了全新移動刷卡器POS mini,不僅同時滿足外接至手機和電腦的雙重需求,還全面提升了移動刷卡器的安全性能。(劉健健)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