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服務業占比或超工業


    時間:2012-12-14





      《服務業發展“十二五 ”規劃》提出,到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較2010年提高4個百分點 ,成為三次產業中比重最高的產業。這也意味著到2015年該比重將超過47%。在就業方面,《規劃》提出,到2015年,服務業就業人數占全社會就業人數的比重較2010年提高4個百分點。

      國務院日前印發了《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國內首個關于服務業的專項規劃。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年中國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占比為43.2%。發達國家這一比重通常超過70%。2010年中國服務業就業人數為2.6332億,占全社會就業人數比重達34.6%,比2005年提高了3.2個百分點。

      發展空間巨大

      《規劃》提出要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提升農村服務業水平,拓展海洋服務業領域。

      生產性服務業是重中之重,包括金融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現代物流業、高技術服務業等12類。

      統計顯示,2010年,我國生產性服務業占全部服務業的比重只有46%,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到20%。而發達國家生產性服務業占全部服務業的比重普遍在60%~70%之間,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大多在43%左右。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國際商報記者說,自去年開始,生產性服務業備受關注,雖然基數小,但發展勢頭快。

      他提出,服務業企業經營成本在上升,政府應考慮給予企業減稅的普惠制度。服務業是自然發展的產業,對于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行業企業,應給予優惠和政策鼓勵。

      對于《規劃》中提出的農村服務業和海洋服務業,李迅雷認為農村服務業的發展能縮小城鄉差距:“中國或已步入城鎮化的后期,如果不能有效縮小貧富差距,很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據統計,2010年海洋服務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比重高達47.5%,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4.6%。

      可與制造業抗衡

      2007年國家“十一五”規劃提出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和就業人員占全社會就業人員比重兩個預期指標均未完成。

      李迅雷說,服務業“十一五”兩個預期指標未完成并不代表中國服務業發展比較弱,原因在于中國經濟仍然是制造業為主導,出口較多,制造業比較發達。“規劃本身不是計劃,帶有指導性和測算性的成分,只是依據現狀預計一個產業在幾年內能達到多大規模。”

      “未來,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一定會上升。”李迅雷說,中國制造業發展面臨著內外需均不旺盛的局面。

      此外,中國經濟正在轉型,二產勞動生產率再提升有難度。“產業占比是一個相對數字。制造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要下降,服務業占比自然就上升了。”李迅雷認為,這是經濟發展的自然階段,制造業發展放緩,經濟增速在放緩,服務業自然會迅速發展起來,“以前,石化和鋼鐵在上海經濟發展中居主導地位,現在早已變成以金融服務業、高技術產業為主導”。

      他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結構逐漸調整、發展方式緩慢轉變,未來幾年制造業就業人數在總人數占比中也會減少。


    來源:國際商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