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頭房企重回一二線城市拿地


    作者:王崢    時間:2012-12-11





     4季度以來,在一二線城市住宅成交量持續高位運行與大量三四線城市成交環比下降的雙重刺激下,龍頭房企也重拾了在一二線城市拿地的信心。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從10月份開始,包括萬科、保利、中海等國內龍頭開發商的拿地重心便重回一二線城市,其中中海在過去的一周內,便分別在蘇州、杭州、南寧以及武漢拿下4幅地塊,總計花費50億元。

      而12月10日晚,金科股份和新城B也在交易所發布拿地公告。金科表示,公司12月7日以掛牌方式取得重慶市江津區一塊宗地的土地使用權,占地面積15.86萬平方米,用地性質為二類居住用地,地塊成交總價為3.05億;而母公司剛剛登陸港交所的新城B更是宣布,公司于12月7日出資17.42億元在上海嘉定連拿3宗地塊。

      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的數據就顯示,2012年1至10月,從標桿房企拿地數量來看,一線城市占比20%,二線發達城市占比21%,二線發展中城市占比42%,三四線城市占比18%,其中二線發展中城市占比最高。

      對此,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這主要是由于三四線城市未來存在一定的調整風險,因此標桿房企采取了回歸一二線城市的策略。

      中指院的數據也顯示,其監測的40個城市在11月出現了一二線城市成交環比上漲相對較多,而三四線城市成交環比下降占多數的局面。

      而從2012年拿地情況來看,標桿房企基本延續了2011年少拿地的策略,但是隨著房地產銷售的回暖,從2012年9月份開始,標桿房企的拿地行動又逐漸活躍起來。9至11月間,標桿房企掀起了一輪拿地高潮。但是縱觀2012年1至10月,標桿房企累計購地金額同比去年下降14.4%,不過,如果11、12月標桿房企依然保持9、10月份的拿地速度,2012年標桿房企的拿地金額或與2011年基本持平。

      同時,在經歷了2011、2012年的去庫存的階段后,從2012年9月開始,標桿房企的拿地銷售面積比重新上升到1以上,但依然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表明目前開發商拿地取態依然十分謹慎,僅是小規模地補充土地儲備的行動。

      分開發商來看,2012年度采取擴張政策開發商最為典型的是招商,拿地規模遠大于其銷售規模;保利、萬科、中海則是以銷定量,根據銷售的規模決定拿地的規模,保持土地儲備的平穩;富力、恒大、華潤、金地、綠城等房企,其拿地規模明顯小于其銷售規模,依然處于明顯的去庫存周期。(王崢)


    來源:證券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