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海油購尼克森公司獲加政府批準


    作者:安蓓 胡俊超    時間:2012-12-10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8日宣布,中海油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申請,根據加拿大投資法,已獲得加拿大工業部的批準。該批準是這一收購完成的先決條件之一。

      中海油表示,收購尼克森公司的交易尚需獲得交易涉及的其他政府和審批機構審批,并需滿足或豁免于相關交割條件。

      交易成功“幾無懸念”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能源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震說,在獲得加拿大政府的批準后,這筆交易的成功可以說“幾無懸念”。

      7月23日,中海油宣布已與總部位于加拿大的能源公司尼克森達成最終協議,將以每股27.50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尼克森所有流通中的普通股。這筆交易總對價約為151億美元。收購成功后,將成為中國企業最大的一筆海外收購。

      此前,這筆交易已獲得尼克森公司股東和加拿大當地法院的批準。王震說,在獲得加政府批準后,這筆交易的完成還要涉及尼克森資產所在國相關政府的批準,包括美國、英國等國相關部門,并要獲得中國政府的批準。目前看在美國獲得阻礙的風險性較低,即使有所阻礙,也只是針對部分資產,不會影響整體收購的完成。

      收購成功只是“第一步”

      王震認為,成功收購尼克森對于中海油國際化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由此,中海油將成為更重要的國際能源公司。

      中海油此前表示,該交易加強了其在加拿大、尼日利亞和墨西哥灣的業務,并進入資源豐富的英國北海地區,使其發展平臺更多元化。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中海油的優勢主要在海上,收購成功解決了中海油上游業務在陸地的短板,并增強其對油砂和頁巖氣等非常規資源的獲得能力。

      中海油8日重申了此前的承諾,包括在交易完成后確立卡爾加里為中海油在北美和中美洲的總部,管理價值約80億美元的新增資產;保留尼克森現有的管理層和員工;投入大量資金用于長期開發加拿大的油氣資源;在多倫多交易所掛牌交易其股份;繼續推進尼克森現有的社區和慈善項目,尤其是關于原住民及當地社區的項目;繼續支持阿爾伯塔大學的油砂研究;以及向加拿大工業部提交與承諾相關的年度執行報告等。

      “收購成功對中海油來說只是邁出了第一步。”王震認為,在完成收購程序后,中海油面臨的資產整合涉及本土化等一系列問題,在一定意義上比交易本身挑戰更大。

      有利增加全球資源供應

      王震認為,中海油憑借對外合作和海上經驗,接手面臨經營困難的尼克森,無疑將對油氣資源開發產生積極影響。

      這筆交易距離2005年中海油收購優尼科失敗已過去7年。2005年6月,中海油宣布以總額185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優尼科石油公司,但最終因美國國會的激烈反對,撤回對優尼科的收購要約。

      林伯強認為,此次收購尼克森能夠獲成功,一方面是大環境發生改變。加拿大擁有豐富資源,隨著美國頁巖氣革命帶來的“能源獨立”,美國能源對外依存度不斷降低,加拿大急需尋找新的市場,這對中海油是個機會。另一方面,中海油此次并購準備較為充分。此外,全球經濟不景氣也有利于并購成功。

      2005年,中石油以41.8億美元收購加拿大注冊的哈薩克斯坦PK石油公司,成為當時中國企業最大的海外并購。2009年,中石化以75.6億美元收購總部位于瑞士的Addax石油公司,再度刷新了這一紀錄。目前,這兩筆并購都取得較好的運營效果。

      王震指出,國有石油公司走出去仍面臨著政治上的猜忌和風險。根據《卡爾加里先驅報》的報道,盡管批準了中海油和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的收購,當地政府仍強調這屬于“特例”,并表示未來將對海外國有背景企業收購采取更嚴格的態度。(安蓓 胡俊超)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