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狀況有了第一個系統參考指標——中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今天在京發布。這是我國首次通過指數化方式,對企業員工福利保障狀況進行系統測量和調研。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狀況仍處于基礎水平,行業間、企業間差距很大,企業對員工福利保障投入明顯不足。
中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調研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勞動關系研究中心(中國工運研究所)和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實施。此項目初步確立了一套測量指標體系,將企業員工福利保障程度進行了量化,為政府和企業制定福利保障規劃提供了數據參考。
全總書記處書記李濱生與人社部、保監會等有關領導出席了發布會。
李濱生指出,福利保障是職工勞動經濟權益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更系統、準確地衡量職工福利保障狀況,有針對性地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培育和發展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健全補充性保障,穩步提高保障水平,是各級黨政、工會組織及企業等共同面臨的課題。開展中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調研項目,不僅有利于政府和企業更客觀地了解福利保障水平,為進一步完善福利保障計劃提供參考,還有利于反映職工的福利保障訴求,推動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中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包括員工福利保障的廣度、深度、員工滿意度和企業效益評價等內容,總指數滿分為100,指數越高,代表福利保障狀況越好。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為65.37,說明員工福利保障僅處于基礎水平,還沒有達到“較完善”水平。其中,企業員工福利保障總體覆蓋面較窄,補充福利保障項目有待充實。特別是企業相關投入動力明顯不足,僅有42.5%的受訪企業表示會增加員工福利保障投入。
調研發現,不同類型企業差異顯著,外商獨資企業(代表處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達到71.74,排名第一;民營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僅為59.32,處于末位。同時,在行業排名中,金融業、能源產業和醫藥保健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排名前三;廣告傳媒印刷出版類處于較低層次,排名墊底。
據了解,此次調研僅覆蓋了國內64座主要大中型城市。主辦方表示,將以2012年指數為基準進行連續性調研,以期建立中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持續性指數測量體系,為完善我國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和助力。
來源:工人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