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載機以外,航母產業鏈領域還包括特種材料、武器裝備制造、船體制造、動力能源系統及電子通訊導航設備等
與人們預想的一樣,11月25日,我國第一代艦載戰斗機——殲-15順利完成著艦任務,果然掀起了次日A股市場的一波“殲-15行情”。
截至26日收盤,光電股份以4.17%的幅度領漲軍工航天板塊,而中航動控、中航精機、哈飛股份、四創電子等也分別以超過2%的漲幅緊隨其后。
作為我國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艦載戰斗機,殲-15亮相,代表著中國艦載機發展的開端,而這或許正是A股市場對“殲-15行情”充滿期待的原因。
“中航系”引領殲-15行情
眾所周知,艦載機是航空母艦的主要武器。該機種主要用于防空、反艦、攻擊、偵查、預警、電子戰等任務。
一艘航空母艦可搭載數十至百余架艦載機,可以說艦載機的性能和數量決定著航空母艦的戰斗能力,艦載機快速、機動的作戰能力,與航母強大的續航能力相結合,能有效提高航母編隊的綜合作戰能力,是取得現代海戰勝利不可或缺的現代化武器裝備。
公開資料顯示,殲-15的主要任務是為我國在未來10年內建立一支隨時可用的艦載機作戰力量,同時培養出中國成熟的航母艦載機飛行員。而未來比殲-15更小、性能更好的殲31也可能會加入到艦載機行列中來,以應對隱形殲擊機時代的來臨。
而上述提及的殲-15、殲-31均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下屬沈陽飛機制造公司設計并研發。
2012年,第4次入圍《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不僅系列發展殲擊機、殲擊轟炸機、轟炸機、運輸機、教練機、偵察機、直升機、強擊機、通用飛機、無人機等飛行器,全面研發渦槳、渦軸、渦噴、渦扇等系列發動機和空空、空面、地空導彈,強力塑造殲十、飛豹、梟龍、獵鷹、山鷹等飛機品牌和太行、秦嶺、昆侖等發動機品牌,為中國軍隊提供先進航空武器裝備,更擁有著由中國航空研究院和33個科研院所組成的高水平科研體系。
此外,擁有50多年歷史,大名鼎鼎的沈陽飛機制造公司曾創造過中國航空史上一個又一個第一,為我國航空武器裝備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更被譽為“中國殲擊機的搖籃”。
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旗下更是擁有超過20家上市公司,其中不僅有專注于殲擊機的沈飛,亦有擅長于直升機的哈飛,更有從事航空動力控制系統研制生產的中航動控和專業研制生產座椅調角器的中航精機等。
航母或掀一系列投資熱潮
“事實上,殲-15只是艦載機的開端,此后還將有很多值得A股投資者挖掘的艦載機‘寶藏’。比如,在系列航母艦載機中,直升飛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位券商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
據業界人士推測,我國單支航母艦隊將至少擁有40至50架艦載機及直升機。
航天證券研報認為,哈飛股份主要產品Z-9系列直升機極有可能改裝成為各種類型的艦載直升機,Y-12改裝型號也有可能裝備成為航母艦載機。此外,洪都航空研制生產的最新三代教練機L-15最有可能成為航母艦載教練機;貴航股份生產的教練-9也有可能列裝在航母上。
而直升機之外,航母艦載機領域涉及的主要上市公司有西飛國際、哈飛股份、洪都航空、貴航股份。西飛國際生產的Y-7系列飛機、飛豹系列飛機以及公司重組以后新增加的Y-8系列飛機都有可能裝備成為艦載機,是艦載攻擊機、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的重點裝備公司。
不僅如此,可能受益的航母產業鏈領域還包括特種材料、武器裝備制造、船體制造、動力能源系統及電子通訊導航設備等板塊。
其中,如特種鋼應關注寶鋼股份、撫順特鋼、中原特鋼;合金材料應關注中國鋁業、鋼研高納、寶鈦股份;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應關注博云新材、中國玻纖;航空、船用鑄鍛件應關注中航重機、二重重裝。
來源:證券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