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屆農業產業化會議定調 加碼扶持龍頭企業


    作者:李小兵    時間:2012-11-23





    “26日召開的全國農業產業化會議,將會對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的政策支持、兼并重組、整合上市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具體政策,屆時在領導講話中都有。”昨日,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黃連貴在百忙中向記者透露了上述信息。作為全國農業產業化會議等農業部近期多個大型會議的總指揮,眼下,黃連貴忙得“連一分鐘的采訪時間都沒有。”

      11月20日,農業部發布通知,稱經國務院批準,農業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證監會、供銷總社等八部門定于11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召開全國農業產業化工作會議,會后還將召開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成立大會。

      增收是個大命題

      “這是我國第一次農業產業化大會,希望會議能對農業產業化有更好的建議,提出新政策、指出新導向,更好地解決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瓶頸問題。”廣東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有關人士說。

      據介紹,所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指以農產品行情 股吧 資金流加工或流通為主,通過各種利益聯結機制與農戶相聯系,帶動農戶進入市場,使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在規模和經營指標上達到規定標準并經政府有關部門認定的企業。“能夠帶動農戶增收的才能參與認定,不帶動農戶增收的就不能進來。”

      按照農業部的設想,到“十二五”期末,龍頭企業總數將達到15萬家,銷售收入上百億元的企業數量達到100家。

      根據今年2月農業部經管司司長孫中華透露,目前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的總數為1253家。其中涉及飼料類上市公司比較多。近日,農業部公布了《飼料生產企業許可條件》和《混合型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許可條件》,提高了飼料及飼料添加劑企業的門檻,業內普遍將此視作飼料企業整合、兼并重組的一個信號,會令更多大型企業空間更為廣闊,這有利于行業整體升級,上市公司發展空間得到拓展。

      農機業再迎黃金時代

      日前,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名譽會長高元恩曾公開預期:“未來10年將成為我國農機工業又一個黃金十年。”

      業內人士認為,從農業部鼓勵的方向看,農機企業應將率先從中受益。在農業部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意見中,明確鼓勵龍頭企業引進先進適用的生產加工設備,改造升級貯藏、保鮮、烘干、清選分級、包裝等設施裝備;鼓勵龍頭企業合理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支持龍頭企業以農林剩余物為原料的綜合利用和開展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節能、節水等項目建設,積極發展循環經濟。

      顯然,農業產業化以及現代農業生產中對節能運用、農業機械化的要求,使農戶對農機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農機企業市場隨之擴大,國家推出的農機補貼政策,則加快了農機消費市場的發展。據悉,2012年農機補貼將從年初計劃的200億元增加到215億元,而農機購置補貼會延續并加大力度的消息也在業界不脛而走。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的調研顯示,我國農機消費主體正在發生變化,由個體向農機合作組織和農機大戶轉移,這種變化決定了農機購買力增強,拉升了需求。同時,購買農機的目的由自用轉變為以經營為主,優化了需求結構,大型農機開始受到市場關注,大型農機的投資回報周期更短。從產品上看,玉米聯合收獲機、高速插秧機、大型時針式噴灌機、100馬力以上功率段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成為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吉峰農機行情 股吧 資金流、新研股份行情 股吧 資金流、一拖股份行情 股吧 資金流等企業將迎來良好商機。

      扶持力度有望加大

      按照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黃連貴的說法,對龍頭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已經定調。而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各地目前的扶持政策各有千秋。

      從國家層面看。從企業被認定為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年度起,對從事種植業、養殖業、農林產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3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對于這類企業貸款,可在規定范圍內適當下浮利率;可采取貼息、補助、擔保、稅費減免等形式對貸款項目進行支持。

      在國家政策的基礎上,廣東省還提出對龍頭企業從事國家鼓勵發展的農產品加工項目且進口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自用設備免征進口關稅;優先安排龍頭企業的合理建設用地;為其農產品出口提供便利。而江蘇還提出對農業龍頭企業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在1個納稅年度內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李小兵)


    來源:上海證券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