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電信業重要的歷史使命。近年來,我國電信業快速發展,已由制約國民經濟的“瓶頸”發展成拉動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行業。未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戰略新興產業、寬帶、4G等將在穩中求進的基調中繼續擴大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手效應。
我國電信業多年的改革發展是一部創新史,大膽引進資金、技術趕超先進、跳躍式地邁向數字成功時代,正是憑借著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在今年十八大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先后有19處提到了信息化、信息技術、信息網絡及網絡安全,比十七大報告的10處大為增加,這表明黨中央對信息化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中重要作用的高度重視,信息通信業未來的發展使命光榮,任務艱巨。
作為國家信息化建設的主要推手,在歷史賦予信息通信業新使命的今天,我們通過回顧近幾年我國通信業改革創新發展的成就,探討如何更好的繼承和弘揚通信業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優良傳統,為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造出新的通信信息高速公路。
通過分析比較2004-2012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長和電信業務收入增長,不難發現:以2005年為轉折點,此后,電信業務收入增長一直低于GDP的增長,到2009年兩者間達到了最大差值3.9.2004年前電信業對GDP的拉動作用一度出現衰減趨勢。2011年,這種局面出現了轉機,2011年第三季度,GDP增長率為7.7%,而電信業務收入增長達到了9.2%,6年后第一次超過GDP增長率0.5個百分點。2012年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35348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的同比增長率為7.7%。同期,我國電信業務收入8010億元,同比增長9.2%,高于同期GDP增速1.5個百分點。通信對GDP的拉動有擴大的趨勢。
分析出現這種轉變的主要原因有三:首先,近幾年,政府把經濟增長的宏觀調控放在重要的位置,特別是今年正確處理好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的關系,使得國民經濟運行逐步趨穩;其次,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的影響還在繼續發酵,在全球經濟融合性加強的今天,對中國經濟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再次,電信業在過去幾年整體收入下滑的情況下,無論是電信主管部門,還是運營企業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辦法促發展、創新收入來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政府方面,2009年政府發放了3G牌照、2010年政府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2012年,政府加大向民間資本開放的力度。政府正在制定中國寬帶發展戰略、4G的試驗正在加快推進、云計算、物聯網也成為政府支持的發展領域。在企業層面,以應用促發展、以服務促發展、以市場開拓促發展等各項舉措。
以物聯網為例,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它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都是至關重要的。物聯網在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醫療護理等領域的應用,將惠及百姓生活。
有研究顯示,未來5年全球物聯網產業市場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15年將接近350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接近25%。保守預計,到2015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將實現5000多億元的規模,年均增長率達11%左右。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區市將物聯網作為新興產業發展重點之一,不少一、二線城市在建設或籌建物聯網產業園。
2012年,電子商務發展步入快車道,發展空間巨大,出現以下特點:一、品牌電子商務化、電子商務品牌化;二、B2C企業的淘汰年,一大批企業因為資金鏈斷裂率先退出市場;三、O2O將成為電子商務模式的新突破;四、社會化電子商務發展空間很大,包括:基于電子商務網站構建社區、基于社區的社會化電子商務。
前三季度,我國電子商務整體市場規模達到5萬億元,同比增長13.7%,其中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到7609億元,增幅達34.5%。
2012年,新業務增長點主要在數據業務,2012年前三季度,數據及互聯網業務同比增長29.1%,其中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同比增長56.6%。
互聯網產業繼續壯大,成為促進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互聯網業務發展非常迅速,根據CNNIC統計,到9月瀏覽視頻網站的人數已經增至3.63億人,微信注冊用戶突破2億戶,微博實際用戶規模已達到2.8億人。
到2012年9月,12個試點城市的廣電企業獲得了業務許可。截至8月底,IPTV用戶超過1900萬戶,2012年底IPTV用戶將超過2000萬,有望達到2500萬。2012年9月,手機視頻用戶接近5000萬戶。
2012年光纖到戶、寬帶提速將開始向用戶家庭普及,這是三網融合的基礎網絡,也許是未來三網融合的唯一基礎網絡。
2012年,三網融合的主要看點有:一、在市場推動下IPTV的大發展。三網融合第二批試點一共42個城市,全國54個三網融合試點城市的IPTV業務將全面開花, 二、市場推動電視臺和互聯網進一步融合,互聯網電視將在商業和用戶上取得突破。三、電信運營商的寬帶提速進入家庭。2012年光纖到戶、寬帶提速將開始向用戶家庭普及,這是三網融合的基礎網絡。
我國3G用戶繼續保持增長,截止2012年8月滲透率提升至18%。9月,3G用戶達到20263.9萬,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7.78%,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前三季度,基礎電信業完成3G網絡建設投資595億元。在整個行業的2253億元投資中,占26.41%。三大電信運營商基本上實現“三分天下”,差距并不大。2012年 6月,中國移動3G用戶占比為38%,中國電信占比為29%,中國聯通占比為33%。
2012年,工信部發布了TD-LTE頻率規劃,兼顧了TDD、FDD系統的用頻需求,為4G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再加上4G業務正在大規模試點,以寬帶為基礎的互聯網業務以及4G業務已成為通信業發展的方向。
2012年,工信部出臺了《關于實施寬帶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見》,以“建光網、提速度、促普及、擴應用、降資費、惠民生”為總體目標,2012年的主要目標是:增強寬帶接入能力,新增光纖到戶FTTH覆蓋家庭超過3500萬戶;總體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用戶的接入速率,使用4M及以上寬帶接入產品的用戶超過50%,降低單位帶寬價格;提高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新增固定寬帶接入互聯網家庭超過2000萬戶;擴大公共熱點區域無線局域網覆蓋規模;寬帶應用進一步推廣和普及。2012年前三季度,寬帶普及提速工程各項目標均超過預期,使用4M及以上寬帶產品的用戶比例已達到59%。寬帶中國戰略的推進已經顯現出效果,尤其是對整個通信業的支撐。
下一階段,電信總體發展仍將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和主旋律,結構調整和企業轉型仍會放在重要的位置。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還會擴大。
仍以物聯網為例,目前,國內物聯網產業已呈現產業鏈各環節迅速聚合聯動之勢,產業鏈條已初步形成。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和應用領域的拓展,產業鏈之間的分工與整合將隨之進行,區域之間的分工協作格局也將進一步顯現。28個省區市將物聯網作為發展重點,但已出現過熱苗頭,應充分尊重物聯網技術和產業發展規律,推動產業集群的誕生。
未來,新業務增長點仍將數據和互聯網業務方面,特別是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目前,我國移動數據和互聯網業務還處于發展初期,發展潛力遠未釋放。如何緩解和解決網絡擴容壓力、實施流量的管理、降低網絡投資回報率風險、在互聯網業務創新中尋找新的位置和優勢,都是電信企業必須面對和應對的挑戰。
2012年,有線電視國網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組建方案已進入國務院審批階段,人們希望2012年它能正式掛牌成立,由此帶來的規模效應將使廣電網承載增值電信業務、互聯網接入、數據傳輸等業務成為可能。但“第四大運營商2012年似乎難以”呼之欲出。希望2013年這一目標能得以實現。
根據2012年1-9月的發展走勢,到2012年底,中國的3G用戶估計將達到2.4億左右,3G的普及率在21%左右。2013年,3G對2G用戶的替代開始,凈增用戶可能全部自于3G用戶。手機閱讀、手機支付還有視頻、游戲等業務,仍是業務發展的熱點。增強限時、3D應用等等新技術和應用,普及也會加快。
我國已正式宣布將2.6GHz頻段全部190MHz頻率資源規劃為TDD頻譜,意味著中國移動未來將運營的4G網絡TD-LTE將使用該頻段。作為TD-LTE全球發展的引領者,我國TD-LTE的規劃和發展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直接影響著TD-LTE全球市場的發展和走勢。某種程度上,這一頻率的發布,可視為政府希望加快TD-LTE規模部署和商用的一種信號。
下一階段,加速城市光纖寬帶網絡發展、推動光纖到樓入戶;加快農村寬帶網絡建設,推動農村寬帶入鄉進村;改善公益機構與低收入群體的寬帶接入條件,推動寬帶成果的普遍惠及;加快互聯網網站的升級與優化,提高互聯網信息源的服務能力;加強寬帶應用創新與示范,提高寬帶應用水平將是寬帶發展的主要方向;爭取各地和有關部門支持,加快推進光纖到戶,通過技術躍升,提升用戶使用寬帶的體驗。同時,整治非法寬帶經營、研究制定寬帶接入速率、用戶體驗速率等寬帶測速系列技術標準也會加大力度。
來源:通信信息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