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資銀行刮起“出海”風


    時間:2012-11-13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多家中資銀行出現進軍歐美市場的傾向,不過,其并購進程比較緩慢,時常會遇到障礙。市場分析人士也擔憂中資銀行并購歐洲銀行的風險。

      隨著國內利潤增長及資產擴張壓力愈發增大,中資銀行進軍海外又開始行動起來。

      10日,中國工商銀行網站公告稱,工行收購阿根廷標準銀行80%股份的交易已于當地時間8日獲阿根廷中央銀行批準。交易完成后,工行阿根廷子行將成為拉美地區規模最大、網點最多、業務最全面的中資銀行。

      就在工商銀行成功進入拉美地區前,已經有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多家中資銀行表示,對歐美市場產生極大興趣。

      “世界500強企業中大部分都是靠國外并購進行發展,對于金融企業來說也一樣,沒有并購就不會有大的發展。”11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導報特約評論員包明華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中資銀行進軍海外存在必然因素。

      不過,包明華也表示,海外并購案例成功的并不多,銀行海外并購需要“量力而行”。中資行“出海”熱

      據了解,工商銀行早在去年就定下了進軍拉美地區的決心。在獲得阿根廷中央銀行批準后,工行將盡快完成股權交割,并向該行派出董事、高管及管理團隊,保留該行現有員工及管理層成員,提名當地有影響力的專業人士作為獨立董事參與銀行管理。

      實際上,除了進軍拉美市場,工行今年在海外市場已經建樹頗多。如上半年,工行全資子公司工銀歐洲在波蘭開設分行的申請得到波蘭金融監管局的正式批準,成為第一家獲準在波蘭營業的中資銀行;同時,工行收購美國東亞銀行80%股權的申請得到了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正式批準。

      除了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多家中資銀行也出現進軍歐美市場的傾向。數據顯示,中行作為海外資產分量最重的商業銀行,截至今年6月末,海外商業銀行資產總額為 4908 億美元,比上年末增長19.8%。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表示,中行拓展海外業務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并購,不排除在目前低估值的環境下,會投資美國或歐洲的金融企業。障礙多風險大

      雖然銀行“出海”的積極性大增,不過導報記者發現,其相關進程比較緩慢,時常會遇到障礙。

      近期有報道稱,英國監管機構金融服務監管局FSA拒絕了中資銀行在倫敦開設分行的要求。

      同時,銀行海外并購中也時常會出現風險事件。如2008年民生銀行投資美國聯合銀行,增持股份至9.9%,2009年美聯銀行被美國加州金融管理局關閉,民生銀行此項收購確認的投資損失和減值損失合計8.24億元。

      IMF日前的報告指出,歐洲各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會在未來縮水2.6萬億美元2萬億歐元,也令市場分析人士擔憂中資銀行并購歐洲銀行的風險。

      “對于銀行而言,首先應該找準理想的目標銀行,所選的目標銀行必須是買得起的,并且自己有這個實力去整合好。”包明華說,中國金融機構缺少海外并購經驗,最好利用國際知名的中介機構,讓其幫助分析風險和制定具體并購的策略。


    來源:經濟導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