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材整體行情持續降溫


    作者:龐倩影 張永勝    時間:2012-11-08





    業內料明年仍會窄幅調整,并呼吁產銷透明減少價格大起大落

      用來補氣健脾的太子參售價同比下降了22.73%;用來活血行氣的川穹同比下降了28%……中藥材在幾年的高燒后,從下半年開始進入持續降溫狀態。但作為我國使用量較大的大眾中藥材品種三七卻在8月同比下滑25%后,最近價格又迅速“回暖”。漲漲跌跌中,究竟未來中藥材行情如何走?中藥材天地網信息中心主任賈海彬昨日對記者表示,中藥材價格在高庫存和需求跟不上的雙重因素下,整體呈現價格下跌的狀態,料明年這種降價局面還會延續,但降價幅度不會很大。

      1 降價是目前主流

      來自興業證券行情 股吧 資金流的最新調研數據顯示,步入10月后,太子參貨源走動一般,藥商多表現為勤進快消,而該品種的價格則下滑至170元/公斤,環比下降5.6%,同比下降22.73%;紅參的價格也在下降,在11月初其價格為160元/公斤,環比持平,同比下降27%;川芎價格為13元/公斤,環比持平,同比下滑28%;丹參價格為16元/公斤,環比持平,同比下降6%。而作為我國使用量較大的大眾中藥材品種三七,今年以來的價格走勢則如“過山車”般。8月時,由于三七產新逼近,加之產區農戶提前采挖、新貨應市量不斷增加等情況,各規格三七價格均出現約25%的下滑;到了9月初時,“無數頭”及“80頭”三七價格分別為520元/公斤及560元/公斤。不過由于10月下旬不斷有藥廠和市場商家購貨,行情又現迅速反彈,11月初,“無數頭”及“80頭”三七價格分別回升至660元/公斤及700元/公斤,環比上升約16%。

      不過,整體來看,根據中藥材天地網的監測數據,10月份,中藥材升價品種有206個,總比約37%;降價品種311個,占比約55%;平價品種44個,占比約8%。其中降幅較大的:桂枝同比降幅超60%,陳皮同比降幅約達60%,麥冬同比降了約50%等等。

      2 庫存高、需求不足是主因

      對于上述三七、太子參等大眾中藥材的不同表現,業內有多種解讀,而關于后市這些大眾藥材如何表現則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分品種來說,如川穹,興業證券中藥行業分析師鄧曉倩表示,川芎市場用量較大,其往往受到市場的追捧,是一個價格變化較為頻繁的品種。在陳貨庫存較豐、2012年產新量較大等因素的作用下,其后續價格仍將低迷。

      而對于太子參,興業證券中藥行業分析師項軍則表示,考慮到2011年太子參產量明顯增加,今年其產新量繼續增多,該品種之前價格走勢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供需變化,因此,未來價格變動還需要緊密跟蹤。

      與太子參后市難言、川穹后市低迷的情況不同的是,分析師們認為三七后市價格將繼續下降。鄧曉倩稱,“三七自2009年以來價格不斷抬升,種植面積也不斷增加,考慮到三七的生長周期為3年,而伴隨2012年產新上市量不斷增多,其價格將繼續回落。”

      而因為三七在中藥市場用料較大,其價格下滑的信號被業內解讀為將帶領整個中藥材市場降溫。賈海彬向新快報記者解釋了藥材下降的兩大因素,一方面,自從去年7月藥材市場出現拐點后,多年居高不下的中藥材價格,吸引一批種植戶種植,而隨著供給的增加,進而造成了高庫存局面的出現。“另一方面,今年經濟形式不大好也是中藥材下降的一大因素,需求跟不上,原本高企的庫存就更難消化了。”賈海彬預計,明年市場整體呈下降趨勢,但幅度估計不會太大,窄幅調整是大概率事件。他表示,希望整個中藥材產業加強信息透明化,加強供需兩端的有效對接,種多少、種什么品種如果在種植前就溝通的話,將對存貨率有較大的調整作用。因此,不少業內專家呼吁,用GAP良好農業規范標準規范其栽培種植。

    來源:新快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