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干旱、南美大豆減產等因素影響,今年油脂油料的價格大幅波動。不少油脂企業利用期貨市場的“避風港”作用,較好地實現了企業的平穩經營。
記者從正在舉行的第七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獲悉,今年1至10月,我國大豆、豆粕、豆油、棕櫚油現貨市場價格最大波幅分別達到32%、59%、15%和32%,其中,大豆和豆粕的價格波幅幾乎是去年的兩倍。
從期貨市場的反映看,油脂油料品種系列的交易較為活躍。大連商品交易所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五個品種共計成交3.84億手,占全國29個期貨品種成交總量的33.39%。
“這是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大連期貨市場波動最大、交易最活躍的一年。”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劉興強說,“今年7月11日大連商品交易所的日成交量達到795萬手的歷史最高紀錄。在7月份,有5天每天成交超過500萬手。我所僅7月份的成交量就相當于2005年半年的成交量。”
盡管今年油脂油料期貨市場的價格波幅較大,但市場整體運行平穩。一定程度上,表明油脂企業利用期貨套保的方式比以往更加成熟了,期貨市場“避風港”的作用更加明顯。劉興強表示。
“當前,油脂油料行業已經逐漸成為我國運用期貨工具較好,風險管理水平較高的行業。油脂油料產業鏈諸多企業都參與到了期貨交易中來,較好實現了價格發現、風險控制的目的。”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說。
據大連商品交易所數據,今年參與大連油脂油料品種交易的法人客戶有近9千個,法人成交和持倉占比分別為9.68%和46.24%。其中,豆粕期貨多空持倉前20名均為法人客戶,參與交易的既有中糧、中紡、中儲糧等大型國企,也有益海、嘉吉、路易達孚等國際著名糧油企業,還有大大小小的各類民營油脂壓榨、貿易企業。
“這幾年參與期貨交易的企業跟各種機構數量增多,伴隨經營規模不斷擴大,潛在風險加大,更多企業通過期貨市場進行經營。對于企業而言,如何進行套期保值,在劇烈的市場波動中尋求穩健發展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中儲糧油脂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學聰說。
國內最大的棕櫚油進口企業聚龍集團副總裁孫衛軍表示,糧油產業鏈上經營得好的企業,不是行情好的時候賺多少,而是無論市場如何動蕩,企業都能把利潤鎖定在一個基本的范圍之內,維持合理的利潤空間。
“今年的油脂油料價格波動確實很大,但企業利用期貨市場,很好地規避了價格波動造成的風險損失,”孫衛軍表示,與此同時,企業進一步拓展了套期保值的概念,從上游資源入手,在海外拓展了自己的棕櫚種植園至10萬公頃,牢牢把握原材料產品的價格,為中下游產業的盈利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孫衛軍認為,與國際跨國糧油企業相比,國內企業的優勢體現在中間加工、貿易和終端市場拓展方面。但上游的資源掌控和金融服務領域,是中國糧油產業的后發板塊,需要進一步加強。油脂行業只有構筑以加工實體產品為主的第一級產業,以國際物流、貿易為主的第二級產業,以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服務為核心的第三級產業才能形成完整穩定的產業結構,才不會被隨時到來的市場動蕩沖擊。(王勝先 吳燕婷)
來源:新華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