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新興經濟體出口開始浮現陰霾。在11月4日閉幕的中國最大規模貿易展銷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上,出口簽約額較今年春季的上屆展會減少了9.3%。除了對東南亞和中東出口大幅下降之外,對除中國之外的BRICS金磚五國出口也出現了小幅下降。中國一直在遭遇出口持續放緩,由于占出口比重4成以上的新興經濟體需求低迷,目前仍然無法期待實現快速復蘇。
“廣交會”在每年春季和秋季舉辦,已經成為中國出口的先行指標。據交易會主辦方的中國對外貿易中心統計顯示,此次的出口簽約額不含交易會最后一日11 月4日比上屆展會相同期間下降了9.3%,為326億8千萬美元。這已經是連續2屆出現下滑,而下滑幅度與上屆的4.8%相比有所擴大。
分地區來看,對歐盟EU出口下降10.5%,對美國出口下降9.4%。除了對歐美出口持續疲軟之外,對新興市場出口也處于低迷狀態。其中,對東南亞出口下降了7.9%,對中東出口下降了5.7%。對除中國之外的BRICS巴西、俄羅斯、印度以及南非出口下降了0.7%。
針對今年春季的上屆交易會,主辦方表示對BRICS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長4.1%。可以看出新興市場的進口企業開始對需求前景感到悲觀。參加交易會的廣東省一家空調廠商的銷售負責人表示,“對易于受歐洲經濟影響的中南美和非洲出口出現了下滑”。
從參加展會的采購商人數來看,來自巴西、非洲以及印度的采購商人數已經下降至2~3成。在參展企業之中,對即將舉辦奧運會等大型活動的巴西寄予了厚望,但安徽一家家長生卻失望的表示“完全沒有看到巴西采購商”。
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高級主任研究員鈴木貴元指出,“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通過投資減少和資源價格下跌波及到了印度和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全球范圍內的需求正處于低迷狀態”。針對自今年7月起已降至1位數的中國出口同比增長率,鈴木貴元認為,“2013年或許很難復蘇至2位數增速”。
雖然美國經濟已經呈現小幅改善,但在中國出口總額中對美國出口所占的比重僅為17.1%2011年數據。缺乏拉動中國出口、使減速的經濟增長重新加快的力量。而訂單正在減少的新興經濟體的比重占中國出口的4成左右,造成的影響更大。
由于中日關系對立影響,來自日本的采購商也出現了銳減。受此影響,對日本出口簽約額下降了36.6%。在出口整體持續低迷的背景下,曾對日本市場寄予厚望的浙江省一家建材廠商的負責人強調稱,“雖然領土主權的主張不能做出讓步,但希望向日本出口”。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