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臺蘋果價格暴跌 果農增收不增利


    作者:李少林    時間:2012-11-07





     “今年能保本就不錯。”煙臺招遠市張星鎮果農老蔣今年原巴望著蘋果豐收能帶來好收成。沒想到,蘋果如今一天一個價,不住地往下掉。“不到一個月,價就掉了1塊錢,賺錢是指望不大了。”

      2010年,在資金炒作下,紅富士創下3.1/斤收購高價,“蘋什么”也一度成為網絡熱詞。2011年蘋果收購價繼續維持高位。但今年蘋果爆炒后遺癥開始顯露,蘋果收購價連續2年高位運行后出現大幅下滑。

      滯銷:半數蘋果未賣出

      11月3日,寒潮席卷華北大地,包括北京在內的華北大部分地區降下了今年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往年入冬第一場大雪下來之前,老蔣家的蘋果幾乎全部賣完了,但今年的銷售讓他發愁。

      “今年還剩下一半多。我算是賣得比較早的,還有不少沒怎么賣的。”在張星鎮,中國證券報記者看到沿途多數果園的蘋果沒有摘完,有的果園滿樹都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老蔣說,如果這些蘋果不能盡快采摘銷售,等大雪下來,蘋果就會凍壞。

      前兩年,蘋果遭資金爆炒的時候,果農的蘋果多數在采摘季之前就已經被水果商付定金預定了。但今年都快到入庫季了,卻很少有水果商過來采購蘋果。

      據長期從事水果代購業務的劉洪慶介紹,往年外地水果商每次過來采購都是幾大車幾大車的拉蘋果,“今年很少有外地水果商下來,來的也只拉一車,不敢多拉。”劉洪慶說,自己今年的代購量急劇萎縮了,去年他做水果代購走量有130多萬斤,今年只做到了40萬斤。“沒有人來買!”他說。

      不僅招遠市,煙臺主要蘋果產區棲霞市的蘋果同樣銷售不暢。棲霞市楊礎鎮的水果代購商譚進說:“都沒有水果商下來收購,我們這里就剩下一位姓李的老板還在收。”

      水果商難覓蹤跡,劉洪慶認為主要原因是市場銷量不暢。

      “今年市場蘋果銷售明顯走不動。”劉洪慶說,去年,自己拉一車蘋果約2萬斤到安徽省宣城,“2、3個小時就能賣完,今年拉一車,賣了5天還剩下7000多斤。”

      水果商收購量少了,果農選擇將蘋果存入冷庫。

      在招遠市阜山鎮東小莊集市一家冷庫前,十幾輛三輪車裝滿蘋果等待入庫。一位果農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今年棲霞蘋果受各種因素影響,價格普遍較低,“賣不出去,氣溫降得厲害,存到冷庫損失會少一些。”他說,今年自家收了3萬多斤蘋果,入庫了1萬多斤。

      譚進說,老百姓蘋果入庫,希望等明年開春,價格隨行就市會上升。但如果明年蘋果價還不能上漲,加上每年2毛錢的入庫費用,果農們的損失會更大。

      水果銷售不暢往往與豐收掛鉤,今年也不例外。煙臺市蘋果協會會長趙培策曾宣稱,煙臺蘋果今年產量將增產20%,突破500萬噸。

      據當地人士介紹,今年蘋果趕上了大年,產量增加。除棲霞地區遭受雹災有所影響外,牟平、文登、威海、招遠等地的產量都在增加。

      此外,山西、陜西、甘肅等地的蘋果今年同樣也獲得豐收。這些地區的蘋果上市早,且甜度、光澤較煙臺蘋果好些,對煙臺蘋果的銷售造成一定的沖擊。

      價格:1個月跌了三成

      對于沒有冷庫或者不愿意入庫的老蔣們來說,只能以更低的價格賣給水果代購商。4日下午,在棲霞市楊礎鎮一家水果收購點,一位老農拉了幾筐蘋果,湊近正在交易的雙方,探聽著成交價格,當聽到1.3元/斤的收購價時,不禁搖搖頭。隨后,他開上車到別處轉上幾轉后,再次回到收購站將手里的蘋果賣出去了。

      在招遠市阜山鎮東小莊果品購銷集市,80#的蘋果售價在2元/斤左右,而75#的蘋果的價格在1.3元/斤左右。這個價格要比去年低上1塊錢。而且,蘋果品相不好或者顏色不光鮮的,收購者會大幅壓價,甚至不收。這些蘋果只能以幾毛錢的低價賣給果汁廠。

      在楊礎鎮譚進的收購點,一輛東風卡車正在裝運蘋果。據他介紹,這輛車發往東北,車上的蘋果收購價是8毛錢/斤,“今年棲霞地區遭受冰雹,有些蘋果受了傷,就只能賣這個價了。”

      招遠水果代購商劉洪慶說:今年價格最高的時候是10月上旬,蘋果收購價在2.6元/斤。不到一個月時間,蘋果價格從2.6元/斤,跌到了1.8元/斤。現在,蘋果不論貴賤都沒有人要了。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不少以前的水果代購商都說自己今年不干了,因為沒有水果商來。而在棲霞市觀里鎮的一位代購商說,今年可能要繼續虧損。

      今年蘋果收購價為何會持續下滑?

      劉洪慶認為,主要是沒有水果收購商上門,前兩年連續虧損,讓這些水果商不敢大量囤積蘋果了。

      據煙臺日報提供的數據顯示,2010年、2011年、2012年煙臺蘋果經銷商連續3年有50%以上的商家虧損,30%的商家保本經營,20%的商家賺取微利。

      棲霞市天譽果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透露,受國內市場價格低、出口量少等因素影響,天譽公司虧損超千萬元。虧損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收購價格高,導致果品出庫價格超過消費者承受能力;二是煙臺地區儲存能力大,蘋果保有量太多。

      正因為上述原因,一些中小企業考慮到前兩年的經營情況,減少了今年的庫存量。而外地水果商同樣減縮了采購量。此外,煙臺蘋果出口也在下滑。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煙臺蘋果出口量和出口金額分別下降了15%和10%。

      此前就有業內專家預計,受蘋果總量增加,內外消費市場疲軟,今年蘋果收購價將走低。

      果農虧本將減少投資

      虧損的可能不僅僅是水果收購商,果農今年可能也難以走出“增收不增利”的境地。

      招遠市張星鎮的老蔣有5畝蘋果地,每年大約能收3萬斤蘋果。因為自己沒有冷庫,也不想為冷藏蘋果多交2毛錢/斤的費用,老蔣每年都是盡快將自家的蘋果出手賣掉。

      “今年賣掉一半蘋果基本上能夠回本了,但剩下的蘋果別指望能賣幾個錢。”老蔣有點無奈。因為賣掉的幾乎都是個大、品相好的蘋果,剩下的個小賣不出好價錢,而且現在蘋果價格一路下跌,更讓老蔣對今年的收成沒了指望。

      老蔣給我們算了筆賬:今年賣蘋果收了2萬多塊錢,但大隊提留上繳1萬元,化肥3000多元,加上人工費用和農藥費用,總共要去掉2萬塊。手里能剩下的錢就沒有多少了。

      張星鎮石材生意比較發達,從張星鎮往東,道路兩旁布滿了石材加工廠。“在石材廠干活,出大力氣干的話,每月能收入7000多塊。”老蔣說,石材廠拉高了當地的工資水平,包括收蘋果的人工成本。“過去人工每天也就40元,今年漲到了60元。”

      對于果農的盈虧線,譚進認為,“1個果子要賣到5毛錢才能保本,但現在只有3、4毛錢。農民賠錢的多。”

      據他透露,前幾年,當地有不少買轎車的農民,有的果農甚至一次購進10輛轎車。但現在都沒有人買車了。他說,如果蘋果行情不能好轉,明年果農不會追加投資,蘋果的產量會下來。

      不過,有些水果商看到蘋果價格大幅下跌,開始進行收購。水果代購商劉洪慶透露,自己有個朋友準備來煙臺采購70、80萬斤蘋果,“他賭明年蘋果價格會反彈。”(李少林)


    來源:中國證券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