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奶價格跟不上飼料漲幅


    時間:2012-10-26





    中國原奶價格高企,但由于飼料價格飛漲等原因,無論是奶農還是奶企都直呼沒有從中受益,業內呼吁盡早建立合理的原奶價格形成機制。

      自2010年9月起,國內原奶平均價格跨入了3元/千克的行列。今年,1~10月,國內原奶平均價格為3.25元/千克。與此對應的是,國際牧場聯盟公布的今年9月份的全球原奶平均價格為2.49元/千克,歐美地區為2.3元/千克~2.8元/千克。國產原奶要高于全球平均原奶價格。

      原料價格猛漲

      農業部近日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10月份第3周,內蒙古、河北等10個奶牛主產省區生鮮乳原奶平均價格3.31元/千克,同比上漲2.8%。

      對于農業部上述監測數據,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為,農業部監測的原奶價格數據來源于全國部分大型牧場,不能反映全國情況。“如果把一些中小型牧場算進去,中國原奶價格在2.78元/千克上下徘徊。”他表示,雖然目前中國原奶價格比歐美高,但不能就此說明中國原奶價格世界最高,目前日本、以色列原奶價格都在每千克7元錢以上,甚至越南原奶價格都在每千克3.5元徘徊。

      王丁棉介紹,對于原奶,飼料價格一般占到了原奶價格的七成左右。今年以來,以玉米、豆粕、苜蓿草、燕麥草等為代表的飼料價格大幅度上漲,這是原奶價格漲高的原因。

      上海市奶業行業協會專職副秘書長曹明是認為,由于土地及政策原因,我國在鼓勵農民種植畜牧業發展所需的飼料上,力度上不及重視糧食。比如農民種糧有補貼,但是牧民種植乳業發展所需的飼料,補貼不多,農戶積極性不高。再加上我國在飼料生產上規模化程度不如歐美澳洲,安全品質管理不嚴,奶牛的出奶率也不高,目前又面臨著原料的上漲,我國飼料“價高質次”的局面短時間內難以改觀。

      業內吁建立原奶價格形成機制

      國內一家大型乳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原奶價格上漲,意味著企業要付出更多的生產成本。“目前中國乳企面臨的一個困境是,又要保護上游奶牛養殖行業的利益,又要顧及下游消費者的利益,維持價格穩定。這對身處產業鏈中間的企業是個挑戰。”

      曹明是介紹,受國際經濟危機影響,如今部分進口奶粉比國內價格還要低,一些乳企由于受多方面限制,如采用國產原奶生產,生產出的奶粉等產品,在價格競爭力上就要吃虧。“比如一些乳企從新西蘭等地進口的大包裝奶粉,價格為21000元/噸,而一些乳企用國產原奶生產的大包裝奶粉,價格比進口的還要高8000元/噸。這等于說,乳企一生產就虧。”曹明是說。

      另外,原奶價格高企,并不一定就意味著奶農獲益。公開資料顯示,過去十幾年里,中國原奶價格曾普遍低于國際平均水平,最低時達到1.2元/千克。“由于原料價格猛漲,現在奶農的收益很快就稀釋了。”曹明是說。

      以2012年9月份為例,內蒙古、河北等10個牛奶主產省區原奶平均價格為3.28元/千克,比2010年同期上漲10.1%,但原材料豆粕、玉米市場價格比2010年9月份分別上漲31.7%和23.9%。原奶價格上漲速度趕不上原材料上漲速度。

      “此外,就算原奶平均價格為3.28元/千克,但這一價格多為‘掛牌價’,實際上部分大型乳企在收購原奶時,會有意向奶農壓低收購價格,這也導致奶農受傷。最近全國部分地方出現的奶農把奶牛當菜牛殺的現象,就是一個縮影。”王丁棉強調。

      針對這種現象,上海市奶業行業協會前不久發布了一份有關“建立合理的生奶價格形成機制”的報告。報告中指出,要盡快建立飼料行情、生產成本的監測預警機制與牛奶銷價的聯動機制,建立兼顧奶農、乳企等各方利益的協調機制和規避市場風險的價格調節機制。曹明是表示:“只有盡快解決原奶合理價格形成機制問題,才能從根本上保護和協調好奶農、乳企等各方面利益,促進該行業健康發展。”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