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重大病蟲防控機制基本建立,植保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防控方式實現重大轉變。‘十五’以來,我國植保防災減災年均挽回糧食損失達到1600億斤以上,為保障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做出了突出貢獻。”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今日在此間舉行的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成立50周年暨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科學防控高層論壇上表示。
余欣榮說,當前,我國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跨越的關鍵時期,建設現代植保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及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重大舉措,也是適應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變化的客觀需要,更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途徑、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各級農業部門和廣大植保科技工作者要著眼現代農業發展大局,加快推進傳統植保向現代植保跨越式發展。
余欣榮表示,建設現代植保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繼續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全面樹立起 “科學植保、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現代植保理念。力爭到2020年,現代植保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基本構建起現代技術與裝備高度集成、社會化服務和公共服務緊密結合、生產安全和質量安全高度統一、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協調發展的植保防災減災體系。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