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審委暫停了兩個月的IPO審核日前重新開閘。據記者了解,2012年前三季度IPO申報企業過會率逐季下挫,第三季度過會率僅為71.0%,為自2011年第一季度以來最低水平。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韓文靜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IPO審核已重啟,但如此多排隊企業若想通過審核仍需較長的消化期。按照以往的上市速度,“消化掉”這些企業大概需要兩年半的時間。
欲上市企業排起長龍
據清科數據庫統計,2012年過會率整體下挫,尤以空窗期影響最甚。過會率下挫直接后果就是讓想上市的企業排起了長龍。據了解,截至9月底,共有758家企業在排隊上市,除去91家已過會及已核準企業,尚有667家企業在審。
韓文靜指出,雖然IPO審核已于日前重啟,但如此多排隊企業若想通過審核仍需較長的消化期。她給記者仔細地算了一筆賬:假設在審的667家企業全部都能順利上會,根據79.0%的平均過會率計算,那么就將會有527家企業成功過會。再加上91家已過會企業,也就是說,758家排隊企業中將會有618家企業在未來實現境內IPO。而據清科數據庫統計,2009年至2011年,平均每年境內上市企業數量為242家,以此上市速度,618家過會企業全部完成上市大概需要兩年半的時間。
排隊企業行業占比變化大
分析顯示,此次排長龍上市的各行業企業個數占比,相較去年出現了較大程度上的變化,據清科數據庫統計,截至9月底,農、林、牧、漁和娛樂傳媒行業的排隊企業數量占比相較去年該等行業的境內IPO數量占比均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分別增加175.2%和135.9%,而且前三季度的平均過會率也相較去年增長了25.0%。與此相反的是,電子及光電設備和電信及增值業務等行業的排隊企業數量占比卻大幅下降。
韓文靜對此分析認為,政策的鼓勵與支持、資本的推動,以及申報企業經營模式與國家產業發展政策相一致是農、林等行業企業申報數量增長和過會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廣東排隊企業高達127家
此外,758家排隊上市企業注冊地主要集中在廣東、浙江、江蘇和北京,其中,廣東省最多,有127家企業申請上市。這127家廣東企業中有47家為深圳企業,占比37%。
粵、浙、蘇、京地區的425家企業中,共有178家企業擬在創業板上市,185家企業擬在中小板上市,僅有62家企業擬在主板上市。記者注意到,除了機械制造行業的企業個數均排在四地區排隊企業的前兩位以外,四地區的行業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如廣東地區集合了電子及光電設備企業,浙江地區擁有較多的汽車和生物技術/醫療健康企業,江蘇地區則集合了紡織及服裝、化學原料及加工企業,而IT和娛樂傳媒企業主要位于北京。
來源:深圳商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