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數據顯示,10月1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3021元。較前一交易日繼續小漲7個基點,再次刷新近期高點。這已經是近期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續6個交易日走高。
對于人民幣匯率的連創新高,市場普遍認為是,美國推出的QE3向市場注入大量的流動性,導致人民幣強勢的美元走弱。其次,是周邊環境因素,導致對人民幣的升值壓力上升。最后,則是剛剛公布的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已經企穩回升,市場對未來的經濟走勢預期轉好,使得對人民幣的需求增加。這種現象只是暫時的,年內人民幣匯率出現大幅升值可能性不大。
亞洲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表示,人民幣連創新高與美國此前推出QE3的確有一定的關系,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帶動了部分國家紛紛采取措施,如中國不采取措施,導致人民幣升值壓力上升。
人民幣匯率的不斷創新,在當前外貿形勢并不樂觀的情況下,理論上說,這對于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莊健則表示,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的出口將產生抑制作用,使得國內出口產品競爭力下降。但是,出口企業的承壓更多的是因為歐美經濟增長不理想,需求下降,導致出口下降。而匯率的影響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不過,今年以來,我國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一改之前單邊升值的態勢,開始呈現雙向波動。
在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看來,未來人民幣匯率雙邊浮動的區間也將持續擴大。
對此,莊健表示,支持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這有利于企業抵御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不僅有利于外貿的穩定,也有利于中國整個經濟的健康發展。
基于上述,專家普遍認為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出現大幅升值的概率其實不大。
事實上,與人民幣即期市場連續升值形成對比的是,人民幣遠期市場貶值預期一直在加強。當前,人民幣兌美元12個月NDF價格6.45,比即期匯率低1061基點。專家分析認為,外匯占款近期的持續減少仍顯示資本在不斷流出,未來外匯儲備增速的放緩,這將在某種程度上確定未來貶值的趨勢。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整個人民幣匯率會處在一個窄幅波動的范圍內,預計中間價6.28~6.38范圍內波動的可能性大。至年底人民幣相比年初會小幅升值,大幅升值的概率不大。(傅蘇穎)
來源:證券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