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 10月10日,國內成品油調價的時間窗口正式開啟,但由于國際油價大漲攪局,三地迪拜、布倫特、辛塔原油變化率尚未觸及下調紅線。
專家表示,土耳其和敘利亞爭端的出現以及長期存在的伊朗問題對后期國際油價走勢形成支撐,預計四季度國際油價有望維持高位。受此影響,盼望中的10月國內油價下調可能難以實現。
中東局勢趨緊推高國際油價
由于土耳其和敘利亞之間緊張局勢升級,國際油價9日再現大漲,紐約油價重返每桶90美元上方。
當天,北約表示會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抵御敘利亞的攻擊以保護土耳其。
受此影響,9日收盤時,紐約WTI油價大漲3.43%,達到每桶92.39美元;布倫特油價上漲2.4%,達到每桶114.5美元。
早在10月4日,土敘爭端就曾刺激國際油價大漲超過4%。自3日來自敘利亞的迫擊炮襲擊土耳其東南部的邊界城鎮后,土敘的越境炮擊已經持續6天。由于大量輸油管道經過土耳其和敘利亞地區,因此土敘爭端給中東地區的石油供應造成巨大威脅。地緣政治因素再度點燃了國際原油市場。
四季度國際油價或維持高位
在地緣政治因素推動下,專家認為,今年四季度國際油價整體水平可能進一步提高,但如果經濟方面不出現明顯好轉信號,國際油價反彈的高度可能受限。
中國國際期貨高級分析師劉亞琴認為,伊朗問題懸而未決再加上新出現的土敘爭端,地緣政治因素在四季度可能持續支撐國際油價維持高位。
與此同時,寬松的貨幣環境對國際油價亦形成支撐。劉亞琴表示,按照前兩輪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對油價的影響判斷,在政策出臺一個月之后,國際油價會步入上升通道。美國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在今年9月13日落地,到10月中下旬之后,寬松貨幣環境對國際油價的刺激作用可能逐漸顯現。
國內油價10月或難下調
國內油價最近一次調整發生在9月11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漲550元和540元。根據22個工作日的時間間隔條件,10月10日,新一輪國內成品油調價的時間間隔條件已正式滿足。
可受土敘爭端影響,國際油價多次大漲,影響國內油價調整的另一關鍵因素三地原油變化率尚未達到下調條件。鑒于后期國際油價出現大跌的概率較小,10月國內油價下調的盼望可能落空。
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10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三地原油10月9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率為-1.97%,還遠未觸及-4%的油價下調紅線。
東方油氣網分析師帥璐表示,近期國際油價波動頻繁,三地原油變化率負向運行的速度放緩。如果國際油價維持當前價位,三地原油變化率運行到-3%附近可能就會止跌回升,難以觸及下調紅線。只有布倫特油價大跌至每桶110美元以下并保持低位運行,到10月底國內油價下調窗口才可能開啟。而目前布倫特油價位于每桶114美元上方,且受地緣政治因素支撐,后期出現大跌的可能性較小,因此10月國內油價下調預期很可能落空。
三地原油
三地原油中的“三地”是指布倫特、迪拜以及辛塔。
布倫特原油是出產于北大西洋北海布倫特地區的輕質低硫原油,倫敦洲際交易所和美國商品交易所有其期貨交易,是市場油價的標桿之一;迪拜原油是阿聯酋出產的一種原油,是含硫原油的主要定價基準,尤其是用于為中東出口至亞洲的原油定價;辛塔原油出產于印尼并經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和蘇門達臘島之間的巽他海峽北口油港即“辛塔港”轉運的原油品種。
在我國,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其中國際市場原油移動平均價格變化參考三地原油加權均價變化率。
來源:錢江晚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