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發布


    作者:朱茵    時間:2012-10-11





    2012年10月10日,東海證券、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上海財經大學金融重點實驗室聯合舉辦了“2012年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上市公司視角下的城市排名”報告新聞發布會。報告的發布開創了國內城市排行榜研究的兩個“第一次”:這是國內第一次由金融機構和學術機構合作發布城市排行榜,也是第一次從上市公司視角來衡量城市競爭力。

      對于城市競爭力的概念,當前學術界并無統一定義,但大多數都包括收入、就業和產出三個方面。城市競爭力體現了城市整體的綜合水平,需要企業、居民等微觀主體加以實現。其中企業對提高城市競爭力起主要支撐作用,對收入、就業和產出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當前資本市場對區域板塊概念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上市公司的研究也從原來的純粹的行業研究模式演變成現在的行業、區域相結合的模式。報告認為通過對上市公司的綜合能力進行城市排名,可以發現更有投資價值的城市區域,對資本市場的投資者進行區域投資有較好的參考價值。

      在城市綜合競爭力省級前十強排名方面,北京市力拔頭籌,緊隨其后的是廣東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江蘇省、山東省、四川省、安徽省和湖南省。十個席位被中東南沿海地區占據了5個。市級排名方面,深圳市占據榜首,廣州市、杭州市、福州市、寧波市、廈門市、長沙市、成都市、蘇州市以及南京市依次位列其后。前十強中東海沿海地區共占據了8席。值得注意的是,地處中西部地區的四川省和湖南省無論是在省級排名還是在市級排名中都進入了前十強。

      規模競爭力排行榜上發達地區優勢明顯,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華北地區得分較高,但重工業發達地區也名列前茅。在盈利競爭力上行業差別明顯,排名靠前的多是以消費、資源類和服務類為主導的行業,如產白酒的遵義、宿遷、富產煤炭的大同、包頭等,該類企業具有成本低利潤高的特點。此外,成長競爭力中西部地區占優,省級成長競爭力排名中,前7位被中西部地區奪得。東海證券還表示,此次特別設立的創新能力和民間資本活躍度方面,東南沿海和環渤海發達地區排名靠前,顯示著兩大區域在經濟轉型上走在全國前列。

      報告的指標體系中不僅包括了規模指標、成長指標、盈利指標的常規性指標,而且還包含了社會效益指標、創新企業和民間資本活躍度指標。目前,中國正處于由舊經濟向新經濟的過渡階段,報告認為在新經濟中,將會出現兩大轉變:一是民生投入將加大,通過大幅增加居民收入來擴大內需,從而帶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是新興產業將得到蓬勃發展,成為帶動經濟重新騰飛的新動力。而社會效益指標中則考慮到了職工薪酬、上市公司分紅等,這些指標都會影響到居民的收入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居民的消費潛力、創新企業和民間資本活躍度指標則包含了中小板、創業板和民營企業的上市公司占比,在當前的新興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這三類企業具有重要的作用。報告認為這兩大創新指標的設置能夠衡量各個城市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的發展進程。

      報告將上市公司和城市兩者結合在一起,透過上市公司的競爭力水平來反映所在城市的競爭力,提供了一個站在上市公司角度考慮城市發展方向的視角,為城市的經營者提供政策建議。另外一方面在產業轉型過程中,資本市場也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回顧歷史可以看到,在每一次產業革命時期,都暗含著資本的推動。例如納斯達克市場的興起直接帶動了美國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造就了微軟、谷歌等一大批卓越的硅谷企業。該報告通過上市公司將資本市場和城市聯系在一起,以期達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研究宗旨。(朱茵)


    來源:中證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